提高孩子的注意力
父母在對孩子早期訓練時,更喜歡訓練孩子認字、算數、背兒歌、背唐詩等,但是,如果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他就不能夠把你教的知識記住,也不可能坐下來好好聽講。所以,父母應該注意訓練孩子的集中注意能力。心理學家研究表明,注意力與前庭平衡能力有關。
前庭器官是大腦中的重要器官,控制人的重力(地球引力)感和平衡感。人對重力的感受、判斷身體與環境的關系、控制身體的平衡,方向感、距離感的正確掌握,以及翻、爬、坐、站、跑等行動都與前庭器官有重要關系。前庭平衡功能失調的孩子表現為:左右不分,方向感不明,經常磕磕碰碰,喜歡爬高,繞圈子跑,旋轉不暈,怕走平衡木等等。在學校里表現得好動不安,注意力無法集中,上課不專心,愛做小動作,喜歡作弄人,浮躁,愛發脾氣,缺乏自信心。他們比一般孩子更容易給父母添麻煩,挑三揀四,很難與他人分享快樂,也不愿和他人分享玩具和食物,不能考慮別人的需要。有些孩子還可能出現語言發育遲緩,說話晚,語言表達困難等。有的孩子自己學不到東西,也影響課堂紀律,讓老師感到很頭疼。造成前庭平衡功能失調的原因有胎位不正,早期活動不足,爬行不足,過早地長時間使用學步車等。
對孩子前庭平衡功能的訓練應從懷孕時開始。胎兒在前三個月主要是發育大腦神經系統,但此時的媽媽都比較緊張地“保胎”而很少活動,有的孕婦在床上要躺好幾個月。其實,在整個懷孕期間孕婦都應該適當地活動,如散步、做一些家務等。孩子出生回家后,每天都可以做幾秒鐘的俯臥抬頭、頭豎直等訓練。適當地搖抱孩子,不要老讓孩子躺在床上看天花板。三個月開始訓練孩子翻身,六個月開始訓練孩子坐,七八個月開始訓練孩子爬行。據調查,現在有不少孩子沒經過爬就學走路,而心理學家研究發現:充分的爬行訓練與孩子的注意力、動作協調性、語言能力等關系密切。所以,父母不要給孩子過早使用學步車,不要超越爬行階段。12個月時訓練孩子走,然后逐步訓練孩子跑、跳、單雙腿蹦、上下臺階、走平衡木、坐滑梯、跳繩、拍球、坐旋轉游戲等活動能力。對于已發現有注意力問題的孩子,可以找心理醫生做心理檢查,然后進行有針對性的行為矯正。
提高孩子的記憶力
記憶力是孩子學習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記憶能力發展不足或出現障礙,會影響到孩子對知識的獲取和儲存。
有些孩子能很快地復述或背誦一篇課文,但把文中的字詞拆開就不知如何解釋了,更不會用自己的語言寫作文。父母以為這是寫作能力的問題,就拼命給孩子補習作文,可是上了許多輔導班,卻依然如故。其實,這個問題的根本,在于孩子在學習他人的經驗或經歷周圍的生活事件時,并沒有把有關信息有效地攝入大腦中,也沒有很好地保留下來。例如,他可能剛看完愛迪生的故事,但你要問他電燈是誰發明的,他就答不上來。還有些孩子很難記住語文生字和外語單詞,甚至有時連老師留的家庭作業都忘得一干二凈,父母和老師往往以為是孩子學習態度不認真,有的父母甚至用打屁股的方法企圖糾正孩子的學習態度。
其實,這不是學習態度的問題,而是孩子大腦神經功能不協調,而造成注意力不集中,使孩子不能有效地攝入信息。這些孩子的特點是很喜歡旋轉的游樂項目,因為他們從來不感到頭暈,有的孩子則相反,連乘車都會頭暈。從心理學角度來說,前者是由于前庭器官過于遲鈍,外界的信息進不去;而后者是因為前庭器官過于敏感。這些都是前庭器官功能不調的表現,而前庭器官又是負責人的注意力和協調性的中心,所以,針對孩子前庭器官功能的訓練對提高孩子的注意力、增強記憶力非常重要。訓練的方法是在心理專家的指導下,運用平衡木、轉筒、秋千、蹦床等器械來進行系列的專門訓練。
另外,對記不住生字的孩子要著重訓練視覺記憶,圖形記憶能力;對于抄題老出錯的孩子,要訓練數字記憶能力。在記憶的時間能力,也要科學安排。最好把要記憶的東西放在早晨起床和晚上臨睡前。同時,要注意讓孩子的大腦勞逸結合,每隔50分鐘要休息10分鐘,讓他干些家務,做一些體育活動等,以提高記憶效率。
第一寶寶育兒網為您提供最為科學的育兒資訊,如果您還有任何疑問不妨登錄我們的網站留言,相信您一定能得到滿意的回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