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和寶寶玩拍手的游戲
促進手部運動,控制情感能力
常和寶寶玩拍拍手的游戲,能夠活動寶寶的四肢,鍛煉寶寶的手不僅能促進寶寶肌肉和運動智能的發展,也能促進人的整體智慧的發展。同時,爸爸媽媽在平常的照顧中如何觸摸寶寶,也會影響寶寶的成長。寶寶控制情感的能力是尤其早期的經歷和對成人的依戀所決定的。
怎么玩?
在寶寶睡覺醒來后,讓寶寶舒適地靠在身上。舉起寶寶的兩只手,在寶寶視線正前方晃動幾下,引起寶寶注意手。一邊哼唱兒歌,一邊輕輕拍動、擺動寶寶的小手,讓寶寶的視線追隨手的運動。比如念著“小手小手拍拍,小手小手搖搖,小手小手擺擺,小手小手跑得快”,念到“跑得快”的時候,以稍快的速度將寶寶的雙手平放到身體兩側。
玩這個游戲時,媽媽的服裝要柔軟,最好不要有扣子,以免劃傷寶寶或給寶寶造成不適。注意玩的時間不要太長,要以寶寶開心、舒適為前提,每次重復兩三次即可。如果寶寶煩躁或有點不舒服的現象,應該及時調整或者終止游戲。(為什么寶寶愛得感冒?寶寶感冒怎么辦?)
這個游戲也可以同爸爸來參與,爸爸重復以上的動作,但一定要注意動作的幅度和力度。
四、手指偶行軍
鍛煉視覺,互動性
新生兒的視力現在還比較有限,不過雖然寶寶似乎看不到遠一點兒的事物,但是如果把東西放到寶寶的視力范圍內(距離寶寶的臉20~38厘米之間),寶寶就會突然張大眼睛。這是一種生存技能,寶寶出生后需要尋找食物,當媽媽給寶寶喂母乳時,這個距離正好是他的臉和你的臉之間的距離。用這個簡單的手指偶游戲可以拓展寶寶的視覺技能。
怎么玩?
讓寶寶躺在床上,或者把寶寶放在一個傾斜的彈樂椅上。把買的或自己做的手指偶套在手指指尖上,慢慢移動指尖,進入寶寶的視線后停下來,讓寶寶看清楚。然后,輕輕地跟寶寶說話,把帶的每一個手指偶都介紹給他。簡單地說說就可以了,比如“你好,我是奶牛寶寶”等。每個手指偶說話的時候,都要把手指向前彎,讓手指偶對著寶寶鞠躬。說完一句停一下,就好像是在等寶寶回答一樣,然后再繼續寶寶和手指偶之間這種一邊倒的對話。最后讓手指偶排著隊,上下晃動著離開寶寶的視線。
紙制手指偶的做法:選擇硬彩紙,剪成小長方形,卷成你的手指尖大小的圓柱形狀,用膠帶、膠水或者訂書機把紙粘起來。用彩筆在上面畫上臉,注意要畫得簡單、清楚,因為寶寶對畫得簡單的面孔的反應最直接,也最夸張。
五、臉對臉
鍛煉寶寶的視覺認知力
寶寶從出生那一刻起,就天生地對臉感興趣,對他來說,沒有什么比表情豐富的眼睛、鼻子和嘴巴更有吸引力的了。事實上,研究表明寶寶比成人辨認和記憶臉孔的能力更強。與其他形狀相比,寶寶對標準人臉關注的時間更長,這也是為什么很多寶寶玩具上面都有簡單的人臉的緣故。(新生兒最常出現的幾個小問題)
怎么玩?
媽媽變換面部表情,和寶寶玩臉孔游戲。如果寶寶是靠在彈樂椅、嬰兒車里,媽媽要坐在他旁邊,讓自己在寶寶的視線水平。如果寶寶是躺在床上或地板上,媽媽要彎下腰或躺在他旁邊,讓他至少能和你臉對臉。
開始先慢慢轉換面部表情,做出微笑、吃驚、伸舌頭等表情。然后再重復一遍這些表情,只是不同的表情之間要有間隔,做完后停下來,看看寶寶是否會試圖模仿你。把一面鏡子放在寶寶面前,讓他能看見自己的表情,同時向寶寶描述:“哦,多么快樂的寶寶啊!”或者你也可以用鏡子照你自己的臉,把鏡子朝著寶寶斜過去,這樣你們倆都能看到鏡子里的臉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