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腸道鬧毛病的時候,一般表現出的癥狀就是肚子痛、胃脹、拉肚子或者便秘,對于孩子來說,孩子的胃腸道相對于成人比較脆弱,出現胃腸道疾病的可能性會比較多,那么面對各種不同的胃腸道疾病,作為家長應該了解一二,那么,孩子容易患的胃腸道疾病都有哪些呢?

1、孩子便秘
如果孩子經常吃含脂肪過多的食物(如漢堡包、油炸食品),或含糖多的食物(如糖塊、餅干、軟飲料),通常都會讓孩子的大便不柔軟,在排便的時候,孩子會覺得非常疼痛,有時候,相鄰兩次大便間的間隔會達4天以上。
孩子出現便秘的應對方法:
如果孩子出現便秘,應調整飲食,要及時補充水和食物纖維。孩子需要進行適量的體育鍛煉以刺激胃腸蠕動。按時吃飯也能夠促進腸胃蠕動,所以孩子每天要在固定的時間吃飯,這樣能幫助孩子養(yǎng)成規(guī)律的排便習慣。如果可以的話,吃早飯的時間可以早一些,這樣可以讓孩子在上托兒所、學校之前有足夠的時間排便。
如果不及時排便,有時候也會造成便秘。另外不要濫用緩瀉藥,事實上,緩瀉藥使用過多也會造成便秘。
2、乳糖不耐受癥
有些孩子可能吃了個冰淇淋,或者喝了一杯涼牛奶,過一段時間可能就會拉肚子、胃脹、痛性痙攣。這其實是孩子乳糖不耐受的表現,亞洲、非洲、地中海血統(tǒng)的美國人身上這種情況非常多。
當孩子有乳糖不耐受癥狀時,最好是購買一些專為乳糖不耐受的人生產的奶制品。同時,還可以購買滴劑型和片劑型乳糖酶補劑。
3、腸道易激綜合征(IBS)
腸道易激綜合征又叫過敏性腸綜合征,如果孩子患了此病,會出現腹瀉、胃脹、痛性痙攣、便秘等情況。有時候還會出現便中帶粘液,但無直腸出血癥狀。
如果孩子精神壓力一直比較大的話,患腸道易激綜合征的可能性就會增加,如離婚家庭或爸爸媽媽經常吵架的孩子、頻繁考試的孩子等。科學家現在還無法解釋腸痙攣出現的原因,像有些食品(牛奶、巧克力、咖啡因)會誘發(fā)IBS。
如果暫時停止吃這些食物的話,癥狀會得到改善。同時,建議給孩子的飲食中多增加食物纖維、多多放松,也會改善此病。
4、炎性腸病(IBD)
炎性腸病會造成腸壁紅腫、潰瘍點(可致出血)等。不僅是孩子,所有年齡段的人都有可能會患IBD,它可致腹瀉、腹痛、直腸出血、發(fā)燒、體重減輕等。
IBD的并發(fā)癥有大腸出血、穿孔、停止正常蠕動、膨脹或腸梗阻。同時,身體其它的部位也會受到影響。如:關節(jié)炎、皮膚病、腎結石、膽結石、眼炎以及兒童生長緩慢等。
以上是一些典型胃腸道疾病的特點,爸爸媽媽應多關注孩子的胃腸道,如果出現不舒服的情況,要及時就醫(yī)。您還可以閱讀“小孩出水痘前是什么樣子?”,了解更多的孩子疾病護理知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