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到了三歲,其動手能力發展的已經很好了,可是你還是會發現,鞋帶這種細動作還是不怎么靈光,這其實就告訴爸爸媽媽,寶寶的動手能力還是要注意培養的,寶寶年齡越大,能鍛煉的游戲還是不少的,玩是孩子的天性,鍛煉動手能力還是依靠著游戲為主吧!看看下面第一寶寶網小編為您推薦的游戲吧!
寶寶發展動手能力的意義
科學證明,動手能提高孩子的創造力,進而提高孩子的智力,我們可以看到,很多好動的孩子雖然不安分但是很聰明;經常動手做一些小東西的孩子,創造力、想像力特別豐富。所以試著讓孩子動動手,培養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不失為父母的明智之舉。育。這就是人們常說的“眼過百遍,不如手做一遍”。孩子通過手的操作,能進一步認識同一類物體的共性,因而使知覺更加具有概括性,并為概括表象和概念的產生準備條件?梢哉f孩子的創造力在一定程度上表現為孩子的手是否靈巧。
怎樣鍛煉寶寶的動手能力?
(1)鼓勵孩子自己做事情。孩子表示愿意自己動手做的事,家長應耐心地在一旁指導,而不應自己動手代替孩子去做。如孩子希望自己學吃飯的時候,就不要喂他;該讓孩子自己學會穿衣服時,就不要再替他穿衣服。(寶寶參加勞動有哪些好處?應注意什么?)
(2)鍛煉孩子的自理能力。如:整理玩具、打掃房間、洗小物品。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刻意培養孩子自己倒水喝,用筷子吃飯,學習擦桌子掃地,自己整理玩具,洗手絹等。既培養了手的技巧,也鍛煉了孩子的自理能力。
(3)指導孩子做手工。如:折紙、剪貼。2歲半的孩子可從簡單的一步折紙學起,到3歲時可學2-3步的折紙,3歲開始學拿剪刀,先學剪紙條,后學剪圖形,可以用紙條貼成鏈條或方紙貼成花籃等。4-5歲可以剪更復雜的剪貼和圖案。男孩子喜歡船、大炮、飛機等,父母可幫助孩子做多種手工以發展手的技巧。
(4)為孩子的動手操作創造條件。日常生活中可有意識地安排一些操作內容。如引導孩子自制玩具,可讓孩子綜合運用折、剪、畫、編、扎、釘、粘等方法。又如可引導孩子作科學小試驗,為孩子準備紙、布、線、膠水、木塊、磁鐵、各種小瓶、塑料小管等。
(5)教給孩子操作的方法步驟,鼓勵大膽操作,不怕失敗。父母的語言和動作要簡練清楚,不要噦嗦,以免影響孩子的情緒。幫助指導孩子總結經驗,使孩子明白怎樣做會做得更好。在孩子操作的作過程中,父母要注意觀察和及時指導,不斷幫助孩子總結經驗。
(6)開展各種動手操作的游戲活動。動手操作是孩子非常喜歡的活動,父母可通過一些游戲活動為孩子提供動手操作的機會。用筷子夾玻璃球的游戲,撕紙屑做圖案的游戲等,不但使孩子感興趣,同時也促進了孩子的小肌肉發展。
(7)提供各種結構材料,讓孩子玩結構游戲。如:積木、插塑、拼裝玩具、橡皮泥、沙石、冰雪等。
鍛煉寶寶的動手能力應避免三個誤區
(1)成人擔心孩子小不會做事,怕他出事,或怕孩子損壞東西,許多事不讓孩子自己動手去做,而由成人包辦,孩子失去了一次次動手的機會。
(2)家庭裝飾擺設成人化,沒有孩子動手的小天地。孩子進了家門,這不許動,那不許碰,玩具不能自由拿放,孩子可活動的空間太小。
(3)孩子動手材料少。爸爸媽媽花錢買的玩具,外表雖美觀,但大多數是機械或電動韻,不能拆拼,孩子缺乏動手材料。(為什么寶寶不懂禮貌?)
鍛煉3~6歲寶寶動手能力的親子游戲
游戲一、紙杯娃娃
玩法:
1、首先,讓寶寶看一下說明?赐昕炊螅_始剪紙杯,用紙杯的底部做娃娃頭部。
2、剪好娃娃頭后,開始畫眼睛、鼻子、嘴巴。
3、把紙杯剩下的部分沿著杯子剪成一條一條的,做娃娃的裙子,在裙子兩側各剪一個小口,用來放娃娃的胳膊。
4、在另一個紙杯上剪出四個長條(兩個做娃娃的胳膊,兩個做娃娃頭上的裝飾),其余的做娃娃的身體。
5、把娃娃的裙子套在娃娃的身體上,用雙面膠固定好。把娃娃的胳膊插在娃娃的身體側面的小口中。
6、把娃娃的裝飾用的雙面膠固定在娃娃的頭上,一個漂亮的紙杯娃娃就做好了。
小提示:家長要注意寶寶用刀的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