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中醫博大精深,治標治本的同時還不會有較大的副作用,各種藥物在不同劑量下相輔相成的對病癥起到作用。由于孩子年齡下,任何的副作用都是傷害身體的,所以家長們也逐漸的認識到了中藥的好處。然而中藥的味道實在是讓孩子們無法接受,甚至是難以接受。中藥買來也熬好了,可是該如何讓孩子乖乖喝中藥又成了一個大難題。那么有哪些方法讓中藥不再苦口呢?

首先,在適當的“中藥時間”喝藥。
中藥不是隨便吃的,而是要在藥物被吸收的最佳時間內喝掉才能最大化的將藥效揮發出來。上午的“中藥時間”為8-10點,下午的“中藥時間”為2-3點,在這兩個時間段內喝中藥,不僅藥效容易發揮,而且藥物苦澀的味道對人體的味覺也不會帶來太大的刺激。但是中藥通常都會在飯后半小時后服用,這樣能防止反胃導致的嘔吐。如果醫生沒有特別的叮囑中藥需要在既定的時間段內服用的話,那么就可以抓住“中藥時間”來減少苦味。
其次,將中藥放溫后再服用。
如果中藥的溫度和舌頭表面的溫度相差無幾的時候,那么舌頭的味覺神經就會正常工作,所以這時候對中藥味道的敏感度也最大。而如果將中藥的溫度晾涼至15-36°之間的時候,那么就會感覺藥的苦味降低了很多,喝起來也能一口下咽,不至于燙傷嘴巴。
第三,一口氣喝下。
如果中藥在嘴巴里停留的時間過長的話,那么無形之中就會將這種口味無限的放大,以至于自己再也沒有勇氣端起藥碗喝下去了。所以如果藥量少的話,最好一口氣喝下去。(孩子感冒發燒怎么辦?醫生專家教您小竅門)
第四,喝完中藥后,立刻喝水漱口。
中藥喝下去后,可以立刻喝水,但是不宜過多,以沖淡嘴里的味道唯一。如果之后覺得嘴巴還是苦澀難以忍受的話,可以再漱口,直到嘴巴輕松了為止。
家長們都是如何喂孩子喝中藥的?
任新:我會選擇給孩子喝中成藥,這種中藥的味道基本上已經淡化很多了,而且還有麥芽糖的甜味,所以孩子還是比較喜歡吃的,吃起來也沒有多大的壓力,只要多喝水就好了。
邱瀾:捏著孩子的鼻子和中藥,盡管很殘忍,但是事先讓孩子沒有聞到氣味,在心理上就讓孩子沒有產生對藥物的恐懼,不過要一次性喝下去,太多了就露餡了,再喂藥恐怕就很難了。
燕子:喝中藥之前,首先要擺好一杯涼白開,同時還要放幾塊冰糖或者巧克力,當然其它的孩子比較喜歡吃的零食也可以,然后快速的捏著孩子的鼻子給他喝下去,再迅速塞給他嘴里一塊糖,再輕撫后背,以免他吐出來。
小葉:在熬藥的時候,放入一點糖,但是如何加糖需要問醫生,有時候加糖多了會抑制住藥效的發揮,反而不利于病情治療。也可以多放一些水稀釋苦味,只是這樣會顯得藥液很多,要給孩子做好工作,讓他能慢慢的喝下去。
在我們國家有一句老話叫做良藥苦口利于病,話雖如此,但是真輪到某個人去喝良藥的時候,那種苦味真的是讓人無法忍受,只能靠著強大的堅強挺過去。可孩子還小,沒有成人那樣強大的堅強,所以家長在給孩子喂中藥的時候,應當多加耐心,不要威嚇著急。您還可以閱讀“孩子感冒吃什么藥好?”文章內容并不能作為治療孩子疾病的依據,只能作為參考。如果您要給寶寶治療疾病,請您向醫生或專業人士咨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