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與身邊小朋友玩的時候,可能會有些小心眼,比如動不動就哭泣,發脾氣;或者惦記一件事情很久,完成不了就一直不高興;或者在與小朋友玩玩具時,不愿意跟小朋友分享;或者孩子不體諒他人,總是以自己為中心等等。這種行為其實是非常常見的,那么當孩子出現這種問題的時候,爸爸媽媽要怎么做呢?如何才能讓孩子的心胸寬廣一點?可以嘗試下下面的方法哦。

可以多讓孩子跟同齡人玩
現在的孩子一般都是獨生子女,在上學之前很少和別的孩子相處,所以孩子一般不知道如何跟別的孩子相處。所以,讓孩子多和同齡人一起玩吧,這樣時間長了,孩子就會開始慢慢接受別人了。
讓孩子學會適應環境
如果有新的東西或者人出現在孩子面前的話,爸爸媽媽首先要教會孩子適應,孩子只有能夠很好的適應環境,才能變得更加大度。
家長要做好榜樣
爸爸媽媽是孩子的榜樣,孩子的一言一行都會模仿所看到的人的行為,特別是身邊最親近的人的行為。所以,如果爸爸媽媽在平時的生活中能夠做到相互理解、包容、熱情,相信寶寶看在眼里,也會一點點去模仿。
多換位思考
“自私”也是孩子與生俱來的特點,當孩子與小朋友玩的不開心的時候,通常會覺得自己很委屈,所以爸爸媽媽在安慰孩子的時候,應該要教會孩子換位思考,讓孩子在玩樂中能夠體諒他人。
對待孩子要寬容
家長的表現,孩子也會看在眼里。如果孩子出現不理智的破壞行為的時候,爸爸媽媽一開始要寬容孩子,先忍住,不要對孩子發火,然后主動跟孩子交流這樣做的原因,跟孩子說明,下次不能再這樣做了,孩子感受到爸爸媽媽的寬容,以后也會寬容待人。
其實寶寶小心眼是常見的現象,孩子不愿意分享自己的東西,或者以自我為中心都是正常的,這是孩子自我意識的一種體現,不斷的讓孩子與小朋友接觸,鼓勵他們分享,家長言傳身教,慢慢的孩子就會放開自己,接受別人啦。您還可以閱讀“3-4歲孩子的社交能力培養應注意什么?”,平時多關注孩子行為心智發育,讓自己和孩子一起成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