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輕的父母由于平時工作很忙,很少和孩子對話。一量家長和孩子溝通少了,自然就會很難有效溝通。慢慢的也會發現,不知道怎么和孩子通溝。從而導致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長與孩子之前就會出現代購。下面第一寶寶小編來教家長們應該如何跟孩子有效溝通。

1、認真地“聽”孩子講話
有的時候家長一邊忙一邊聽孩子講話,這樣就會聽的很不用心,甚至還會打斷她。但你一次、二次、三次地忽略了孩子后,他們便會慢慢地失去了和你講話的興趣。
很多時候,孩子雖然說的話對你來說不重要,但對他們來說卻是重要的。只要家長學會認真聽孩子講話,當他們真遇到困難時,就會自然來和你說。
2、不管孩子說什么,不要否定他
孩子的想法和大人肯定不同,但是不管孩子和你說什么,家長不要去否定他。如果家長表現出輕蔑或不相信的態度,會無意中傷害孩子,而且以后也不再跟你談了。(4歲孩子說話磕巴怎么辦?)
3、主動分享自己的感受
做家長的,要學會主動分享自己的感受、心情以及對事情的看法,這樣孩子也會自然的向你訴說他的心情、感受與看法了。
4、身體語言的重要
和孩子講話時,目光的接觸、手拍一下孩子的肩膀等這些小動作,都是可以鼓勵孩子表達自己的意愿。同時,家長也要利用一些自然的身體語言,讓孩子知道,你已在和他聊天了。
5、別問一些太空洞的問題
家長不要問孩子一些:“今天如何?”“學校好嗎?”“為什么?”等問題,要試著用一些日常生活來勾引出話題,比如孩子喜歡看的動畫片等。
6、了解孩子的想法
大部分時間,孩子只是想從他信任的大人里面,確定自己的想法和做法。所以,家長要在了解情況后,給他回答或者支持。
7、增加與孩子獨處的時光
只有和孩子獨處時,才能增加感情,另外,也可以增加與孩子之間的信任感。讓孩子更愿意傾訴。
8、對孩子表達你無條件的愛
要無時無刻的讓孩子清楚地了解到你對他的關心與愛護,讓孩子知道你是愿意接納他的一切。
總之,家長和孩子的溝通是互相理解的橋梁。只有溝通好了,才能讓父母了解孩子,讓孩子理解父母,培養他們適應生活的能力與美好的品德。家長可以了解下4歲孩子好動不聽話怎么辦?平時多關注3-6歲寶寶行為心智發育專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