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家庭的孩子都非常精貴,在過年、孩子過生日或者過節(jié)的時候,家里的老人、爸爸媽媽都會給孩子紅包,因此大部分孩子手里都會有或多或少的錢。孩子畢竟心理還沒有成熟,對金錢怎么來的并不清楚,他們只知道手里的錢可以讓他們買到想要的東西,畢竟沒有經過孩子自己的勞動,在他們手中的錢很容易的就會花出去。那么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金錢觀,讓孩子正確認識金錢的意義呢?

怎樣培養(yǎng)孩子正確的金錢觀?
1、教育孩子把錢花得有意義
孩子手中的零用錢有不少,孩子希望把手中的錢換成自己想要的,所以完全讓孩子自由支配的話,孩子可能會花的很隨意,比如經常聽到某某孩子用父母的微信給某某直播刷禮物的新聞。孩子們對錢并沒有概念,但是爸爸媽媽可以教育孩子,錢除了買零食、買玩具,還可以買書或者是買禮物,而書的價值很長久,禮物會帶給他人喜悅。所以家長要從旁邊積極引導,不要讓孩子隨便把錢花出去,而要花的有意義。
2、可以用錢獎勵孩子,但要有度
不少家長都會用錢獎勵孩子,比如在孩子做家務、考試取得好成績時給孩子金錢的獎勵,讓孩子明白他所付出的勞動和取得的進步會帶來獎勵。
但是用錢獎勵孩子要注意:
(1)不能一直用錢獎勵的方法,否則錢對孩子的激勵就會作用就會降低。家長在獎勵錢的同時,更多要給孩子口頭上鼓勵,或者榮譽上的激勵,比如給他做一個進步表或好事榜,把孩子取得的進步和做的好事寫出來。
(2)獎勵的金額不能過大,要讓孩子知道錢不是那么輕易得到的,要珍惜自己的勞動所得。
3、對孩子進行理財教育
告訴孩子,錢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而是通過爸爸媽媽的辛勤工作和勞動得到的,如果沒有了工作,就不會得到錢,就不會有好的生活。而好的工作,則是需要好好學習才能得到的,從而激勵孩子好好讀書,好好學習。
還要對孩子進行節(jié)儉教育。讓孩子認識到身邊每一件東西的價值,讓孩子不要隨便的浪費和糟蹋身邊的東西,避免一些無謂的浪費和消耗。告訴孩子簡樸生活的價值和意義,簡樸給人帶來自由而不是束縛,在精神方面得到的幸福感永遠比物質方面的強。
教會孩子知足常樂,人們對好東西、好物質的追求永遠是無止境的,只有知足才能讓孩子過得幸福。
對孩子的金錢觀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家長對錢表現出來的各種行為,孩子們都會有學有樣,所以父母首先自己要做好,在孩子面前做好表率。同時要不斷地對孩子進行理財教育,教會孩子正確花錢,對錢有正確地認識,這樣才會逐步讓孩子樹立正確的金錢觀。除此之外,您還可以閱讀“如何從買玩具開始培養(yǎng)孩子的金錢管理和節(jié)約?”,了解更多孩子個性與好習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