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父母為了防止孩子被拐賣,經常在家教育他們不要和陌生人說話,可是并不是所有的陌生人都是壞人。而且如果從小讓孩子有陌生人都是壞人的意識,可能會導致他性格內向,就算是遇到了危險也沒法向人求救。所以父母要告訴孩子如何正確的和陌生人交流。

1、正確認識陌生人
有些家長害怕孩子存在這樣或那樣的潛在危險,就叮囑孩子“不要和陌生人說話”。這些家長擔心小孩子辨別能力差,要想避免受到侵害,最好不要與陌生人搭話,不吃陌生人給的東西,不隨意搭乘陌生人的車。但是有些教育專家認為:“不要和陌生人說話”的叮囑,實際上是一種消極的防犯方式,是將陌生人直接與壞人劃了等號。這種消極被動的應對方式,只能培育出封閉、自私、多疑、以自我為中心的孩子。相反的,應讓孩子多接觸陌生人,多接觸陌生環境,從而學會辨別好壞人,才能使孩子更快適應環境,懂得友善、勇敢機智的更快成長。
2、通過一些例子來教育你的孩子
這是教育你的孩子當陌生人靠近時該如何反應的最好的方法。如果你陪同你的孩子去公園或是其他的地方,你可以教他們如何忽視陌生人。如果一個無關緊要的人靠近你,你只要保持禮貌的態度就可以了。然后解釋給你的孩子聽,在同樣的情況下,他只要和你一樣做就可以了。(怎么與孩子談判?如何以德服人教孩子)
3、角色扮演教會孩子與陌生人打交道
所謂角色扮演,就是家長扮演陌生人與兒童交流,讓兒童在模擬環境下學會正確的應對策略,有時也可讓兒童扮演陌生人,家長扮演兒童,讓兒童學習家長扮演的兒童是怎么應對陌生人的。這種游戲式的方式比較容易被兒童接受。
4、禮貌對待陌生人
當遇到陌生人搭訕時,首先要保持禮貌,說聲“你好,請問有什么事嗎?”,如果遇到陌生人有什么要求,自己感覺不對勁的,就說“不好意思,我現在有事要回家”。如果是在比較偏的巷子或街道里,周圍人比較少,就不要理會他們。
父母不可能時時刻刻守在孩子身邊,與其給他過多的保護,不如告訴他們怎么識別真正的壞人,教會他們如何和陌生人相處和交流,這樣就算遇到了危險孩子也知道應對的方法。家長要知道如何跟孩子對話?如何跟孩子有效溝通,另外平時多關注寶寶行為心智發育專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