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家長可能發現自己的孩子喜歡搞破壞,比如拿到一件玩具,沒多大一會兒就把玩具給破壞掉了,發現孩子的這種行為,家長可能會頭痛,拆了自己的玩具倒是無所謂,如果拆了其他小朋友的玩具可就難辦了!那么面對孩子的這種破壞行為,家長該如何應對呢?

孩子為什么會破壞東西?
其實孩子愛破壞的主要原因是因為孩子年紀小,對周圍的各種事物有很強的好奇心,或者其他原因:
1、覺得搞破壞很好玩
比如把書本或者作業本撕下來疊飛機;把植物上的葉子一片一片掰下來;用刀、筆在墻上亂刻亂劃;用筆在桌上亂寫亂畫;把娃娃身上漂亮的裙子給脫了之類的。
2、孩子的經驗不足
小孩子可能是想幫爸爸媽媽做一些事情,因為年紀還小,經驗不足,結果幫了倒忙。就像是吃飯前幫媽媽拿碗筷,但是沒拿穩,然后碗就掉在地上碎了。
孩子其實是想幫助爸爸媽媽的,出發點是好的,可是因為經驗不足或能力有限,所以爸爸媽媽們反而覺得孩子是在幫倒忙。
3、孩子喜歡模仿
小孩子的模仿能力非常強,只要爸爸媽媽做什么,孩子就喜歡模仿什么。比如小玩具壞掉了,看到爸爸拆開了,所以要是遇到玩具又壞了,他會模仿爸爸把玩具拆開,可是往往都是把玩具拆了以后結果再也裝不起來了。
孩子拆東西如何應對?
如果孩子拆東西,有些爸爸媽媽會打罵孩子,但是這種方法肯定不合適,其實最好的應對方法是引導孩子。
1、看到孩子拆玩具時,最好是和孩子一起拆玩具,拆完后,告訴孩子機器中有哪些零件,怎么樣搭配在一起玩具才會動,然后,手把手教導孩子把拆開的玩具恢復原樣。通過這種方法,讓孩子在“破壞”——探究——復原的過程中,獲得知識。
2、家長給孩子買玩具時,可以買一些適合于拼插、組合的玩具。因為這種玩具比較容易拆裝,孩子在拆裝的過程中,就能夠積極探索,而且在這個探索的過程中,孩子能夠體會到創造的快樂,又能培養其動手能力。
3、在孩子拆東西時,注意教孩子一些安全常識,比如,電器類、藥品類的東西不要亂動。正確引導孩子好奇心的同時,讓孩子學會一些安全知識。
孩子破壞東西并不可怕,家長要做的是積極引導,讓孩子在破壞之余,也能夠學到一些新的東西。您還可以閱讀“孩子動不動就發脾氣,家長應該如何引導”,平時多關注孩子行為心智發育,讓自己和孩子一起成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