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小孩喂藥,是父母感到最難辦的事。為了能讓孩子順利服藥,父母往往把藥摻進牛奶、果汁中。這樣做是很不科學的,它不僅降低了藥物的療效,還會引起許多不良反應。牛奶容易在藥物的表面形成一個覆蓋膜,使奶中的鈣、鎂等礦物質與藥物發生化學反應,形成非水溶性物質,從而影響藥效的釋放及吸收。
寶寶吃藥能用牛奶沖服嗎?吃藥時能喝牛奶嗎
1、幼兒對口味是很敏感及挑剔的,即使許多藥物為了迎合小孩的口味而特別制成各種口味的糖漿劑型,但是多少還是含著一些藥味兒。而且寶寶會因為吃到過藥味,而影響以后吃奶。
2、牛奶是屬于中和劑,可以與許多藥物分子結合,而減低了藥物治病的特性,盡可能在喂奶前約一小時先喂服藥,才能確保藥劑吸收的效果。
3、幼兒容易吐奶,牛奶中混了藥后有怪味道,更容易引發嘔吐。單獨喂藥,因藥量較少,即使味道怪異,只要喂進入胃內后就不易嘔吐出來了。
4、一些特殊藥物,如鈣粉、早產兒需要補充的鐵劑等等,都是不能與牛奶混合的。
5、為了解決幼兒喂藥的麻煩,現在一些藥只要每天服用一次或二次就可達到相同的藥效,方便很多了。(寶寶燙傷應該怎樣處理?)
爸媽必備:給寶寶喂藥常識
1、給嬰幼兒喂藥,可將藥粉溶于溫水中再倒入奶瓶,讓小孩像吸奶一樣服藥。如果是1-2毫升少量藥水,可直接倒入奶嘴,讓小孩吸吮。
值得注意的是,喂藥應在喂奶前或兩次喂奶間進行,藥和乳汁不可混在一起,因為兩者混合后可能出現凝結現象或者降低藥物療效。不宜抱起小孩時,需抬高其頭部,讓頭偏向一側,以防嘔吐窒息。
2、嬰幼兒服片劑、丸劑,可研成粉狀,用溫水調成糊狀。家長宜把孩子抱在懷里,呈半臥位,左手扶住其頭部,右手持食匙取藥從嘴角處順口頰方向慢慢流入,待孩子將藥液吞咽后,再將藥匙拿開,以防孩子將藥液吐出。如有嗆咳,應暫停喂藥,豎抱孩子輕拍后背,待好轉后再喂。
3、有些孩子能識別物品,當認出是藥物時拒絕服用。此時,家長應耐心給孩子講解藥物與疾病的關系,訓練和鼓勵孩子使其自覺積極參與藥物治療。
4、學齡兒童可自行吞服藥片。家長讓孩子將藥片放在舌根區,并立即喝溫水,要強調把水吞咽下去,以便分散孩子注意力。(如何給寶寶喂藥?喂寶寶吃藥的注意事項)
3種常見喂藥狀況
在準備喂寶寶吃藥前,兒科專家對以下3個常見的喂藥狀況,提供了處理對策。
狀況1:初生寶寶與較大嬰兒的喂藥方式與注意事項有不同嗎?
對策:基本上在喂新生兒與較大嬰兒吃藥,最大的不同是寶寶對藥物的反應,新生兒比較不會有對藥物抗拒的反應出現,隨著月齡的增加,較大的嬰兒有了之前吃藥的經驗之后,就會開始有排斥的反應出現。
因此,在喂較大嬰兒吃藥時,就必須要特別注意寶寶的反應與肢體動作,以免辛苦喂入口中的藥一下子又全被寶寶吐了出來。
狀況2:喂寶寶吃藥最怕的就是喂完之后,寶寶又全部吐了出來,遇到這樣的狀況時,該怎么辦?
對策:寶寶在吃完藥之后,若馬上就將口中的藥物全吐出來時,爸爸媽媽應先觀察,寶寶是因為咳嗽或是不喜歡吃藥所以將藥物吐出,還是因為病理性的嘔吐狀況,若為前者(純粹是不喜歡吃藥的負面行為反應),爸爸媽媽則可待30分鐘之后再喂寶寶一次;若為后者(病理性的嘔吐反應),醫護人員通常也不會建議再喂食寶寶吃藥,可改以打點滴的方式來進行。
狀況3:寶寶的藥粉有時候會比較苦,可以加入一些糖,提高寶寶對藥物的接受度嗎?
對策:若藥粉真的很苦,可以加入少量的果糖或糖漿于寶寶的藥粉中。由于一般診所提供的糖漿中還是略帶一些藥味,若藥粉中添加糖漿后,寶寶的接受度還是很低時,媽媽或爸爸可以加入一般市售的果糖糖漿,這樣就可以降低藥粉的苦味。
您還可以閱讀“寶寶感冒能喝牛奶嗎?”,了解更多幼兒日常護理知識,第一寶寶育兒網祝愿每位寶寶遠離疾病,健康成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