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處在身體發育期,為了檢測寶寶的健康狀況,通常情況下,每隔一段時間,兒童保健機構或者家長自己都會帶著自己的寶寶去醫院體檢,檢查孩子的身高、體重、視力、聽力等等是否符合同年齡段的發育狀況,這當然對孩子是好事,家長負責,可以了解寶寶的健康狀況,不過同時醫院是各種細菌的駐扎地,如果在體檢完后寶寶沒有做好相應的清潔,也有可能會交叉感染哦。特別是當前正處在新冠疫情期,帶寶寶去醫院更要注意。

根據最新的一項研究表明,在寶寶健康體檢二周后感染流感等類似疾病的風險也會相應的提高,根據研究數據,6歲或6歲以下兒童在定期健康檢查之后,寶寶和他們的家人感染類似流感疾病的概率會增加3.2。
這個風險符合溫和風險的概率范圍,但也是需要引起重視的,家長帶著寶寶去醫院檢查無非就是希望寶寶能夠健康快樂地成長。
如何才能夠做到寶寶體檢之后的疾病預防呢?
1、醫學專家認為寶寶和家長遵循良好的衛生習慣非常重要,在帶著寶寶去醫院的時候,應該為生病的寶寶帶一個口罩,現在很多兒童醫院都有了分開的診室,一間給健康的寶寶使用,另一件則給生病的寶寶治療。
2、爸爸媽媽也應該教會寶寶良好的衛生習慣,在打噴嚏的時候用餐巾紙捂住,這樣可以減少細菌的傳播,另外也要教會寶寶在上廁所后勤洗手,正確洗手,同時在流感高峰期間盡量讓孩子減少接觸一些公共的設施。
3、醫院細菌相對一般地方比較多,寶寶在體檢完之后父母要給孩子做好基礎的清潔工作,另外多喝水也有利于身體提高抵抗力,兒科醫生給家長的建議就是盡量讓寶寶早上來做檢查,因為這個階段細菌較少,而且檢查的寶寶也不多。
4、兒科醫生也應該履行一些健康準則,把健康寶寶的檢查和生病寶寶的健康能夠分開來,避免細菌交互式傳播。
在帶寶寶去醫院之前,應該給寶寶做好相應的防護,這樣可以降低寶寶在健康體檢后受到細菌感染的機率,如果做好防護了,家長就不用太擔心寶寶在醫院受到感染了,當然如果流感、或者新冠疫情嚴重的時候,最好還是暫時不要帶寶寶去醫院體檢了。您還可以閱讀“新冠疫情期間孩子發燒怎么辦?疫情期孩子發熱后如何就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