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對寶寶的照顧可謂是無微不至,但是就算家長照顧寶寶時再精心,寶寶的成長過程中也有可能受傷,比如常見的摔倒,撞到板凳或者桌子,或者擦傷,有時甚至會腳踝扭傷。今天,第一寶寶網就為大家介紹一下,寶寶腳踝扭傷的癥狀,以及扭傷后應該如何護理?

寶寶腳踝扭傷后的癥狀:
1.可表現為受損的踝關節疼痛腫脹,活動受到限制,疼痛會隨著患部的活動而增強,足內翻時痛感加劇。
2.肌肉會不自主地痙攣;皮下可有淤血斑,幾天后傷處還會出現青腫。
3.嚴重者可出現踝關節脫臼、韌帶斷裂或骨折。
寶寶腳踝扭傷后應如何護理:
1.立即停止活動,解開鞋帶等,讓腳踝放松。
2.把小腿墊高,使腳踝抬高。
3.剛扭傷時千萬不要按摩、揉搓受傷部位,以免加重損傷。(寶寶磕到牙怎么辦?如何處理?)
4.用冷水或冰塊冷敷受傷部位約15分鐘,可減輕疼痛與腫脹。
5.用手帕或繃帶包扎腳踝,固定受傷關節,也可減輕腫脹。
6.48小時后,可對傷口進行熱敷、按摩,可促進血液循環加速,消除腫脹。
7.扭傷常伴有骨折或關節脫位,當寶寶覺得疼痛日漸加重,或沒有好轉,應盡快去醫院就診。
寶寶扭傷后要注意:
要先冷后熱:受傷后要首先采取冷敷,可減緩炎性滲出,有利于控制腫脹;一般來說48小時后可轉為熱敷,加速血液循環;不要顛倒二者的順序,否則會加劇炎性滲出,導致劇烈腫脹。
千萬不能揉:寶寶的小腳扭傷,千萬不能為了緩解疼痛而幫他們按摩揉搓,如果急性扭傷后立即按摩,好比“火上加油”,越幫越忙。
家長對寶寶的安全一定不可掉以輕心,與其讓寶寶受傷后痛苦,家長心疼,不如做好預防,避免寶寶受傷,歡迎閱讀“怎樣保證寶寶家居安全?應注意什么?”等文章,學習更多寶寶日常護理知識,做好寶寶的守護神,第一寶寶網祝福每個寶寶都能健康快樂的成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