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天氣干燥,是皮膚疾病的高發期。如果家中有寶寶出現了蕁麻疹,千萬不可忽視。寶寶得蕁麻疹的原因一定要查清楚,不然治療起來很費勁,因為蕁麻疹是容易反復的皮膚問題,一旦不及時或者不對癥,難受的還是寶寶自己。媽咪了解蕁麻疹嗎?跟著第一寶寶小編學習一下吧!
什么是蕁麻疹?
蕁麻疹俗稱“風疹”、“風團”,是指皮膚上腫起來的部位,會以不同形狀和大小出現。寶寶蕁麻疹一般很容易辨別,蕁麻疹腫起來的部分中間凸出發白,邊緣為紅色,并且通常會發癢。蕁麻疹往往顯得有反復性。你的寶寶可能這里的蕁麻疹幾分鐘或幾小時消退后,那里又會有新的長出來。如果蕁麻疹是突然出現的,可能會持續幾個小時到幾天。不過,蕁麻疹也可能一次反復起上幾個月。(寶寶拉肚子的癥狀與原因(1~2歲))
蕁麻疹傳染嗎?
寶寶蕁麻疹很常見,不過并沒有傳染性。如果寶寶出蕁麻疹了,他仍然可以跟家人一起進餐,跟別的寶寶一起玩耍。
寶寶得蕁麻疹怎么辦?
1、注意飲食避免誘因。蕁麻疹的發病與飲食有一定的關系,某些食物可能是誘因。例如魚蝦海鮮,含有人工色素、防腐劑、酵母菌等人工添加劑的罐頭、腌臘食品、飲料等都可誘發蕁麻疹。另外,過于酸辣等有刺激的食物也會降低胃腸道的消化功能,使食物殘渣在腸道內滯留的時間過長,因而產生蛋白胨和多肽,增加人體過敏的機率。
2、注意衛生避免不良刺激。有蕁麻疹病史的人,要注意保持室內外的清潔衛生,家中要少養貓、狗之類的寵物。避免吸入花粉、粉塵等。對風寒暑濕燥火及蟲毒之類,要避之有時。
3、注意藥物因素引起的過敏在臨床中,有些藥物可以引起蕁麻疹,當你在服用多種藥物而懷疑蕁麻疹是由其中一種藥物引起時,最簡捷有效的方法是及時停用所服的藥物。
4、積極治療原有疾病,蕁麻疹既是一種獨立的疾病,也可能是某些疾病的一種皮膚表現。因此,有效地診斷和治療原有的疾病,有助于消除蕁麻疹.
5、保持健康心態,提高身體抵抗力。慢性蕁麻疹的發作和加重,與人的情緒或心理應激有一定的關系。中醫在防病治病方面有“恬淡虛無,病安從來”的理論,認為保持一種清心寡欲的心態,可以使人體氣機調和,血脈流暢,正氣充沛,久而久之,蕁麻疹自然會消失在無形之中。
6、采用中藥預防,某些中藥,如首烏、枸杞、人參、黃芪、靈芝、大棗、女貞子、菟絲子、五味子、黃精、淮山藥、黨參等,具有抗自由基,提高免疫功能,促進代謝,調節神經系統和內分泌系統等多種功能,有明顯的抗過敏作用。有過敏體質的人不妨從中選一二味熬湯當茶飲。(寶寶發育遲緩嗎?如何判斷寶寶發育遲緩?)
蕁麻疹什么時候要去醫院?
如果寶寶出現了喘息或呼吸急促等呼吸道的癥狀、面部或舌頭腫脹、或者失去知覺時,一定要馬上叫救護車。伴隨蕁麻疹出現的這些癥狀預示著可能有過敏性休克的發生,這是一種威脅生命的嚴重過敏反應。寶寶的呼吸道十分細小,即使輕微的腫脹也會造成呼吸困難。
如果寶寶感覺不舒服,應該咨詢醫生是否可以給寶寶口服抗組胺藥以緩解瘙癢和腫脹。如果蕁麻疹癥狀持續一周以上,即使寶寶并沒有因為蕁麻疹而感到非常難受,也應該帶寶寶去醫院就診。
寶寶出蕁麻疹的中藥治療方法(僅供參考,請咨詢醫生)
中藥方一
組成:當歸20克,黃芪30克,艾葉10克,大棗10枚,香附15克,荊芥20克,麻黃10克,細辛5克,黃芩20克,陳皮20克,沙棘果25克,黨參25克。
用法:此為成人劑量,兒童酌減。日服3次,每次服藥量約200毫升左右。
功用:養血,祛風,止癢。
主治:蕁麻疹,丘疹性蕁麻疹,皮膚瘙癢癥。
中藥方二
組成:麻黃,連翹,荊芥,僵蠶,桑白皮,赤小豆,生甘草。
用法:各味藥物均予常規劑量,小兒一般用1/3-1/2成人量,麻黃生用,煎時后下,全藥先用水浸泡30分鐘,再煎煮30分鐘,每劑煎2次,將2次煎出的藥液混合。每日1劑,早晚各服1次。
主治:丘疹性蕁麻疹。
加減:若風盛癢劇,風團多,要酌加祛風藥如防風、鉤藤、蟬脫;若濕盛皰多且大,可酌加苡仁、車前子以加強利濕之效;若熱盛皮疹紅赤,可酌加梔子、黃芩以長清熱之能;若平素血虛,面白舌淡,脈濡細,可酌加當歸、生地、白芍、丹參以益其不足;若搔破皮膚,繼發感染而生膿瘡、糜爛,則本方宜去麻黃、僵蠶,加蒲公英、苡仁、敗醬草等,重在清熱解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