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之間寶寶已經長大了,但是有的家長卻發現孩子越來越不聽話了,家長說讓孩子趕緊睡覺的時候,他偏偏要爬起來再玩一會兒,家長讓寶寶吃飯的時候,孩子偏不吃,等到人家吃完了他再嚷嚷著說餓了。家長見到這樣的寶寶真的是氣由心生,很多家長更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揮巴掌打去。要知道,這個時候屬于孩子的叛逆期,家長除了打小孩還有什么更好的教育方式呢?

2-3歲的寶寶為什么會叛逆?
這個年齡的寶寶已經掌握了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于是就有了想要展示技能的欲望,所以當家長做出某種命令的時候,孩子往往會自以為是的以為這種命令是錯誤的,而自己的決斷才是正確的。他想要在家長面前證明自己,然而他并不明白自己實在是太小了,所做出來的決斷在家長看來只是一種另類的叛逆。
在面對2-3歲孩子叛逆家長的時候,家長們氣到不行就會動起了手。在我國的傳統教育方式中,不打不成材,家長們好像統一覺得打了就會成材一樣。那么家長除了打小孩還有什么更好的教育方式呢?
1,和孩子良好且友好的溝通。
有的家長覺得孩子還太小,用語言根本不能和孩子交流,這樣想就錯了,別看孩子小,其實他們的心智是在慢慢的成長。家長所說的話,所用的語氣,孩子都是可以感知到的,平日里要和孩子良好切友好的溝通交流,這樣就能減少孩子的叛逆。當然在孩子的叛逆期,這一招似乎并不太好用,還需要家長耐下心來,好好的和孩子談一談。
2,放心的讓孩子去大膽的做。
2-3歲的孩子心智已經所有發育了,所以家長不要太過干涉孩子的小心思,當孩子的心思得不到滿足的時候,他們就會不自覺的埋怨到家長的橫加干涉上,時間久了就會對家長有所不滿。與其如此,還不如家長做好自己的防護盾工作,放心的讓孩子去大膽的做,當有危險的時候幫助他們暗中解決掉就好了。一味的反對,那么孩子的好奇心無法滿足,而且還會阻礙孩子的成長。(孩子必備的六種好性格 成就美好未來)
3,家長適當的學會體諒。
有時候家長們總是喜歡用成年人的視角想問題,而他們僅僅是2-3歲的孩子,不妨轉換一下角度,站在孩子的視角想問題,也許事情很簡單,并不會如同家長想象的那樣。
寶媽們都是如何教育叛逆期的小寶寶的?
倫倫:耐心的聽孩子講他之所以這樣做的原因,不會打斷,如果原因能夠讓我諒解,那么就讓孩子做下去。
小顏:和孩子事無巨細的講一講,敞開心扉,那么孩子也愿意將心里話跟家長說的,良好的溝通習慣,孩子是不會叛逆的。
小瑩:我喜歡給孩子一定的空間,讓他能夠自由的發揮,這樣我也很輕松。
林曉伊:打孩子我不提倡,但是遇到性格很犟的孩子,真的是很頭疼,大多數情況下我會選擇讓他靜一靜。
孩子的性格養成是很關鍵的,需要從小做起,如果在2-3歲孩子就已經叛逆了,那么對于家長而言是幸運的,說明孩子的心智已經發育了,此時抓住機會好好的調整,那么孩子在長大后叛逆的傾向就會減弱。您還可以閱讀“你家孩子是高智商寶寶嗎?快來對照下吧”了解更多育兒知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