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嬰幼兒好像一年到頭都在感冒、發燒,每個月要看好幾次醫師,做父母的不免會憂心忡忡地問:“我的孩子常常生病,是不是抵抗力太差了?還是我不會帶孩子?”其實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寶寶從母體帶來的抗體也會慢慢減少,因此他們的抵抗地是很弱的,尤其是在季節交替或者傳染病的高發期,增強寶寶的抵抗力關鍵在于正確的護理。

影響抵抗力的因素
影響寶寶抵抗力的因素其實有很多,不過歸結起來,可以從三個角度來探討,包括年齡因素、營養因素和習慣因素。
1、寶寶年齡
年齡是影響抵抗力最重要的原因,年幼的孩子容易生病,是因為免疫系統尚未成熟。剛出生的新生兒,只能借胎兒期通過臍血輸入的母體免疫球蛋白對抗感染,此類球蛋白在出生后逐漸代謝,到4個月的時候含量已經不足,直到6個月的時候,嬰兒本身免疫球蛋白才逐漸上升,在6歲以后追上成人的水準。
細胞免疫方面,兩歲以下的孩子,T淋巴球功能不足,對于包著夾膜的細菌,無法消滅,因此若感染到這一類細菌(例如肺炎球菌、流行性感冒嗜血桿菌),病程會快速惡化成腦膜炎、敗血癥。所以,幼小的孩子在和環境中的病原對抗時,落居下風就不足為怪了。一個正常的孩子,在他前10年的生命中,估計會得到100次的感染性疾病,平均一年之內有6~10次罹患感染癥。
2、營養
飲食的目的是讓身體獲得各種營養素,而營養素與身體健康有密切關系,飲食、營養、健康等三個方面息息相關。身體健康與否,不是與生俱來、靠運氣,而是可借正確的飲食來達到。孩子厭食、偏食,抵抗力會下降。研究證明嬰幼兒缺鐵質,免疫功能較差。
3、寶寶的生活習慣
生活習慣包括飲食、運動和衛生習慣,能影響前述免疫和營養因素。運動能促進血液循環、增強心肺功能。在現代生活中,大多數孩子悶在家里的時間太多,活動量不足,應該多帶寶寶出去呼吸新鮮空氣,有氧運動可以大大提升白血球殺菌的能力,當然最需要提醒的是自小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如何增強寶寶的抵抗力?
1、寶寶疾病多發階段提高警惕
六個月之后的寶寶,要比以往的日常護理提高警惕。以往不會生病的情況,現在可不一定,千萬不能大意。尤其到春季、冷熱交替的季節,都是感冒及各種疾病的高發季節,要特別注意,從思想上重視起來。(春天如何預防小兒常見傳染病?)
2、為寶寶少穿衣、少蓋被
其實為寶寶減衣減被也需要勇氣和正確的判斷,MM們總是擔心寶寶會著涼的。標準就是,減衣減被后,摸摸寶寶的小手,溫溫的就是溫度適宜。熟睡時,腳也是溫暖的,但不出汗,就是最舒適的溫度。寶寶自身的散熱和排汗功能還不夠完善,大人如果穿衣多了,會覺得熱、出汗、不舒服,而寶寶就不一定。他又不會說話,只能這樣熱著。如果寶寶長期穿衣過多,手心經常是熱熱的,尤其是干熱,不出汗,就不是一件好事。這樣過不了多久,寶寶就會肺胃蘊熱,降低抵抗力,引發呼吸道感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