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唐氏綜合征是一種比較常見的染色體病,患兒在出生時有明顯的特殊面容、并且喂養困難。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表現為智力低下,體格動作發育也比較遲緩,也可能伴隨著先天心臟病的其他畸形。“唐氏兒”通常為先天性中度智力障礙。本文第一寶寶小編將詳解小兒唐氏綜合征的癥狀,以及如何診斷、治療和護理小兒唐氏綜合征。

小兒唐氏綜合征的病因
唐氏綜合征發生率與母親懷孕年齡有相關,系21號染色體的異常,有三體,易位及嵌合3種類型,孕婦年齡高,卵子老化是發生不分離的重要原因。
小兒唐氏綜合征的發病機制
三體型可起自父母生殖細胞減數分裂期21號染色體的不分離,其發生機制系因親代(多數為母方)的生殖細胞在減數分裂時,染色體不分離所致,孕婦年齡越大,唐氏綜合征發生的可能性越大。
在對正常二倍體父母屢生21-三體兒的家族研究中發現,父母生殖細胞存在的嵌合21-三體細胞系及母源21號染色體的單親二體也是發生21-三體的原因,易位型可由父母之一為21號染色體平衡易位攜帶者遺傳而來,除有染色體易位外,雙親外周血淋巴細胞核型大都正常,產生唐氏綜合征表型特征的21號染色體的關鍵部位是21q22.1~q22.2,不包括這一區帶的21部分三體均不呈現Down綜合征。
小兒唐氏綜合征有哪些癥狀?
患兒出現癡呆、頸短、流涎、嗜睡、通貫掌、智能障礙、嬰兒喂養困難、眼距寬闊等癥狀,且經常呈現愛睡覺和喂養困難,其智能低下表現隨年齡增長而逐漸明顯,智商約25~50,動作發育和性發育都延遲。
雙眼距寬,兩眼外角上斜,內眥贅皮,耳位低,鼻梁低,舌體寬厚,口常半張或舌伸出口外,舌面溝裂深而多,手掌厚而指短粗,末指短小常向內彎曲或有兩指節,40%患兒有通貫掌。跖紋中,拇趾球區脛側弓狀紋,拇趾與第二趾指間距大,關節韌帶松弛或見肌張力低。
患兒常伴有先天性心臟病等其他畸形,因免疫功能低下,易患各種感染,白血病的發生率比一般增高10~30倍,如存活至成人期,則常在30歲以后即出現老年性癡呆癥狀。
如何診斷小兒唐氏綜合征?
主要使用染色體核型分析和FISH技術:
該病的特殊面容、手的特點和智能低下雖然能為臨床診斷提供重要線索,但是診斷的建立必須有賴于染色體核型分析,因此染色體核型分析和FISH技術是唐氏綜合征的主要實驗室檢查技術。
這兩項檢查還對唐氏綜合征嵌合型的預后估計有積極意義,由于嵌合畸形患兒的表型差異懸殊,可從正常或接近正常到典型的臨床表現,他們的預后主要取決于患兒體細胞中正常細胞株所占的百分比率,因此了解嵌合型患兒體細胞中正常核型細胞與21-三體核型細胞的比例,可以根據其具體情況指導患兒的家庭及社會對其進行教育。
如何治療小兒唐氏綜合征?
由于患兒免疫力低下,宜注意預防感染。如伴有先天性心臟病、胃腸道或其他畸形,可考慮手術矯治。
由于此病是染色體異常引起的的疾病,目前醫學界尚無有效的治療手段。只有通過孕前檢查,預防唐氏患兒的出世。對于已經出世的唐氏患兒,由于常伴有智力障礙、發育遲緩,家長和學校應幫助孩子克服行為問題,社會應對殘疾兒的父母給予道義上的支持,不得歧視唐氏患兒。
由于醫療水平提高,沒有合并畸形或者是畸形已經得到糾正的兒童,壽命明顯延長。國外有文獻指出,唐氏綜合征23%可以活到60歲,14%可以活到68歲。所以,請家長們不要輕言放棄,要注意提高唐氏寶寶的成活質量。您還可以閱讀“小兒唐氏綜合癥都有哪些潛在癥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