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如果經常做體育鍛煉的話,除了能改善了身體的血液循環,還能增強身體對營養物質的大量吸收,提高了骨細胞的生長,所以會讓骨骼生長的更快,對孩子長高很有好處。那么,孩子做什么運動能夠長高?下面,第一寶寶小編來給大家詳細介紹下。

根據相關研究發現,同年齡、同性別的孩子相比,經常運動比不愛運動平均身高會差4—8cm。(世界衛生組織3~6歲兒童身體發育參考標準)
孩子做什么運動能夠長高?
1、籃球
因為在打籃球過程中會有很多跑跳動作,對孩子伸展四肢很有用,同時可以促進骨骼在生長,從而達到增高的效果。
2、跳繩
對孩子來說,跳繩是促進長高的最好運動,因為它會讓骨骼的循環得到改善,刺激生長激素的分泌,從而可以讓孩子長高。
3、立定跳遠
立定跳遠可以有效發展下肢和彈跳力。而且對鍛練下肢很有效,還可以夠促進下半身骨骼的生長,想要孩子擁有大長腿就一定要堅持。
4、跳高
跳高運動原理與跳遠運動很相似,不但可以鍛煉下肢肌肉,還可以鍛煉手臂肌肉,從而達到拉伸的作用。
5、踩關節屈伸運動
將拉帶附在踩關節處系好,身體仰臥;兩腳尖同時用力向上勾起,然后兩腳尖同時用力向前蹦直,反復有節奏地做18—25次;勾腳尖時吸氣,蹦腳尖時呼氣。
6、慢跑10分鐘
平時讓孩子做柔韌訓練與放松訓練,包括劈腿、前后彎腰、抖動身體等,這樣可以加速身體的代謝,提升機體的生理能力,幫助孩子長高。
7、跳躍訓練
如果孩子每天可以做200次跳躍訓練的話,比如跳起摸高,雙腳跳起、單腳跳起等,而且盡量要跳高些。跑步和跳躍都是負重運動,能夠起到刺激下肢骺軟骨增生的作用,同時還要配合一系列的全身性運動。由于跳躍會影響腳的發育,對膝關節與踝關節沖擊很大,所以運動時要穿有彈性的鞋子,保護關節。
8、游泳
在游泳的時候,蹬腿與伸展脊柱的動作以及水的浮力,對脊柱骨、四肢骨的增長很有好處,在孩子4-8歲時就能學習游泳了。
9、引體向上
引體向上運動能起到拉伸脊柱的作用,促進脊柱骨的增生。也可以試著在單杠上懸垂,每次堅持20-30秒即可。
除了運動之外,營養是孩子長高的關鍵所在。所以需要及時給孩子補充營養,特別是多吃一些富含蛋白質與氨基酸的食物。只有營養與運動相結合,才能對孩子長高有更多效果。除了關心孩子的身高之外,還要了解如何預防兒童肥胖?另外平時要關注3-6歲孩子身體發育專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