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5 早教課的效果立竿見影
有的家長說,感覺寶寶上了早教課,也沒什么改變沒什么進步。其實寶寶的學習都有一個積累的過程,特別是1歲以下的小寶寶,接觸的東西不會馬上表現出來,不可能上了課立即就有效果。而且,因為早教課更注重潛能的培養和開發,所以早教效果短時期內難以發現。
家長不能只重視結果,忽視過程,過分關注孩子是否有所進步。另外,也需要有心理準備,那就是:早期教育是有效的,但不等于所有的早教課程都是有效的。事實上,相當多的早教課程被染上了商業味,炒作成分多。
NO.6 所有的訓練都寄托在早教課上
早教課程一般每周才一次,每次也才45分鐘或者一兩個小時,如果平時生活不注重點滴培養,那么將前功盡棄。因此早教課的效果如何,更主要是取決于課后的“家庭延伸學習”。老師在教家長和孩子做游戲的時候,并不是盲目的,每一個游戲的設置都是基于寶寶每個階段的生長發育特點。家長帶孩子早教,應該學習老師對待孩子的態度、引導孩子的技巧、如何跟孩子玩游戲,同時,在平時帶孩子的過程中重復課上所做的游戲,進行訓練。(寶寶上早教班能學到什么?)
NO.7 早教課越貴越好,越稀奇古怪越好
這兩年,早教如雨后春筍般火熱崛起,已經成了一種流行風,被很多年輕父母追捧,當然,商家也會借此炒作,其花費是相當驚人滴。很多有經濟實力的家庭,為寶寶高價購買“人生起跑線”,一學期下來動則數千元,貴的上萬,一堂課的花費基本上都在100~200元甚至更高,有的“爬爬班”學費居然比MBA還貴。
有些家長盲目地以為,收費越貴的早教機構,環境越好,師資更佳。其實貴的課程未必適合寶寶。早期教育不應貴族化,高價課程更是沒什么意義。只要寶寶收獲快樂、越來越健康,收費在可以承受的范圍之內,就是好的早教課程。
另外,一些家長只是一味追趕潮流,對早教并不太了解,看到“蒙氏”、“奧爾夫”等各種各樣的稀奇古怪名字,并不明白其中到底有多少含金量,就想讓孩子與時俱進多接觸新奇的東西,尤其是,掛上洋名更時興。這些都是不對的,不能盲目跟風。
NO.8 早教課程的品種越齊全越好
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全面發展,那么是不是上的早教課程品種越多,越豐富,就越有益呢?一些爸媽給寶寶在奧爾夫音樂中心報了音樂啟智課,又去baby art上玩畫畫的課,再去HELEN DORON學英語,最后還報了運動寶貝的課程讓寶寶“放松一下”,誤以為這樣就是讓寶寶全面發展了,其實只是把自己和寶寶弄得疲憊不堪。如果報得太多,從表面上看是各有側重,其實對寶寶智能的提高并沒有加倍收效。而且,周末無論如何都要留出時間出去玩哦,別忘了大自然也是寶寶的好老師。
NO.9 強迫小寶寶上課“認真聽講”
在我的印象中,每次上早教課,班上都會有個別孩子從開始上課就一直哭鬧,直到下課,還有的孩子很淘氣,東摸摸西跳跳,就是不好好聽課,不配合老師。這時,孩子的媽媽通常都會非常生氣,又很無奈,總覺得花了錢來上課,卻被寶寶浪費了。
我覺得在早期教育的課堂上,孩子的任何調皮的表現都是正常的。尤其是0-1歲的小寶寶,有的還不是很適應這樣熱鬧的環境,要么整節課都在啼哭,要么一定要吃奶,要么索性整節課都在睡覺。上不上早教,寶寶的感覺最重要。如果只是強迫孩子來適應,違反了孩子的感受和心理情緒,這樣的早教就失去了意義。寶寶才多大啊?家長就要求他上課要老老實實“認真聽講”,這樣的要求也太高了吧?(寶寶上早教課時不聽話怎么辦?)
NO.10 早教課程就是早期教育的全部或者核心
再好的早教課程,也不能代替家庭早教的作用,父母永遠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永遠是孩子的第一課堂!教育無論何時都是父母的必修課,我們可以不花大錢讀早教班,但是,要用愛心和足夠的精力陪伴孩子成長。
初為人父母,我們一方面沒有育兒經驗,另一方面對寶寶可能更多的只是新鮮感,而缺乏足夠的耐心、細心、恒心,所以,我們不能“閉門造車”,到專業機構聽聽意見,早教班也是我們的一種輔助手段。從早教班上多吸收一些優秀的早教理念,
對孩子的早教做一個系統的規劃,把握孩子的成長規律,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鍛煉孩子的運動能力、培養良好的習慣、建立完善的性格等等,這樣,比單純上早教課的意義更大。您也可以了解和學習更多寶寶早教知識,第一寶寶育兒網祝愿每一位寶寶都是最聰明、最優秀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