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后排惡露是產婦在產后必須經歷的一種生理狀況,不過惡露排出量是多還是少,跟女性本身的身體狀況有關系。盡管每個產婦排出惡露的狀況不一樣,不過,對每個個體而言,惡露的質和量在產后的每一階段都會有所不同,排惡露的情況能夠直觀的反映出子宮恢復情況,因此,為了確保自己的健康,各位產婦應該密切注意自己的惡露情況是否正常。

產后各階段排惡露的情況
產后第1周
產婦排出的惡露量通常會比較多,這個階段惡露的顏色呈鮮紅色,還包含有小血塊及壞死的子宮內膜組織,也被稱為紅色惡露。盡管看著有點糟糕,不過各位新媽咪不要感到害怕,這是每一位產婦恢復健康必須經歷的一條路,只有將惡露排干凈,才能重塑苗條身段,擁有好氣色。
產后1周至半個月內
在這個階段,惡露顏色通過會慢慢變淡,轉為褐色,這是因為惡露中含有的血液成分少了,較多的是宮頸粘液,陰道分泌物及細菌,因此這個階段的惡露被稱之為漿性惡露。
在之后的半個月
產婦的惡露變得粘稠,色澤較白,稱之為白色惡露。這是正常的生理變化過程,若產婦長時間紅色惡露不斷,或有發燒和腹痛癥狀時應盡快就醫。
排惡露需要注意什么?
1、產婦要加強自身的營養
排惡露是產婦身體自我調節的方式,因此在產后的一個月內要加強營養,多吃些溫熱性的食物,例如雞湯,桂圓紅棗湯等。產后飲食要清淡,忌生冷,辛辣,高油脂的食物,可多吃雞蛋及新鮮蔬菜,可以預防產后便秘。
2、產后可以適量的運動
各位新媽咪都希望將惡露更加徹底的排干凈,所以建議各位新媽咪在產后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適當做一些運動。比如下床走動一會兒,做一做產褥操等,通過這種適當的運動可以促進惡露排出,子宮盡快恢復。大部分醫院都會指導產婦做產褥體操,剖腹產的媽媽比順產媽媽要推遲一周左右為妥,為保險起見,練習時應咨詢醫生的意見。
產后各位新媽咪的身體比較脆弱,所以新媽咪更要注意衛生,注意傷口的護理,每天用溫水勤洗外陰,勤換貼身衣物。產后排惡露是正常的生理狀況,各位新媽咪不要有心理負擔,好好愛自己哦。大家可以看看產后惡露不凈注意9大細節與護理技巧,平時多關注產后惡露專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