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中含有豐富的鈣、蛋白質、維生素等營養物質,是一種容易被消化吸收的天然食物。如今,喜歡喝牛奶的人日益增多,牛奶成了人們生活中的重要營養食品。那么對于1歲半左右的寶寶可以喝牛奶嗎?寶寶能夠吸收牛奶中的營養嗎?下面第一寶寶小編為寶媽們解釋解釋。

1歲多的寶寶可以喝牛奶嗎?
有些家長給剛能進食的孩子喝鮮奶。但專家提示說:“1歲以下的孩子最好不要喝鮮奶。因為嬰幼兒的胃腸道、腎臟等系統發育尚不成熟,給孩子喂鮮奶會產生某些危害。”
鮮牛奶對于嬰兒來說并不合適。因為鮮牛奶中含有太多的大分子蛋白質和磷,而含鐵太少。小嬰兒胃腸道的消化功能還沒有發育完善,給一些小嬰兒喝鮮牛奶,很容易出現腸胃不消化和缺鐵。鮮牛奶中葉酸含量也比較低,而葉酸是構成健康的紅血球的營養基礎。另外,牛奶中缺少構成嬰兒健康紅血球所需要的鐵。
1歲以后的孩子胃腸道的消化功能基本發育成熟,這個時候開始喂鮮奶比較合適。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從母乳或奶粉過度到鮮奶需要有一個過程,可以先少量地添加,讓孩子的胃腸道有一個適應的過程,在添加的過程中注意觀察孩子的大便,如果大便正常可以酌情添加鮮奶的量。如果大便中出現奶瓣較多要酌情減量。(寶寶可以吃冰西瓜嗎?)
給寶寶喝牛奶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1、煮牛奶不要去奶皮
在煮牛奶時常在牛奶表面上產生一層奶油皮,不少人喜歡將這層皮去掉,這是不對的,因為這層皮內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維生素A對寶寶的眼睛發育和抵抗致病菌很有益處。
2、每日喝牛奶不要過多
以牛奶為主食的寶寶,每天喝牛奶不得超過1公斤。超過1公斤時,大便中便會有隱性出血,時間久了容易發生貧血。
3、牛奶不可光照
牛奶在陽光下照射30分鐘,維生素A和B及香味就會損失一半。
4、不要與酸性食物同食
因為這樣會造成牛奶中蛋白與酸質形成凝膠物質,從而影響寶寶的消化吸收。
5、煮牛奶時不要加糖
牛奶中的賴氨酸與果糖在高溫下會生成一種有毒物質一果糖基賴氨酸,這種物質不能被寶寶消化吸收,還會產生危害作用。
6、不要煮得太久
牛奶加熱以剛沸為度,久煮的話理化性質會發生一系列改變,如蛋白質出現凝固沉淀,營養成分尤其是維生素也會有一定損失。近年還發現,普遍存在于牛奶中具有防止嬰兒腹瀉作用的輪狀病毒抗體,亦可因熱遭破壞。
7、不宜空腹喝牛奶
空腹喝牛奶,喝進去的牛奶如同流水一樣,在胃腸內停留的時間很短。因此喝牛奶前最好先給寶寶吃一定淀粉類的食物,如餅干、面包、饅頭等,這樣會使牛奶在胃內停留的時間較長,與胃液發生充分的酶介作用,牛奶中的營養便能得到充分的消化吸收。(寶寶積食怎么辦?如何對付小兒乳食過量)
8、牛奶中不要加鈣粉
牛奶中加入鈣粉,會使牛奶出現凝固,蛋白質和鈣的吸收都會受到影響。另外,鈣還會和牛奶中的其它蛋白結合產生沉淀,特別是加熱時,這種現象更加明顯。
9、保暖杯內不宜久放
牛奶煮沸后放在保暖杯中,時間一長,溫度會逐漸下降,牛奶中的蛋白質及糖分是細菌很好的培養基在適宜的濕度下,細菌就會生長,繁殖,使牛奶中微量的維生素全部破壞掉,長期食用會影響寶寶的健康。
10、不要多飲冰凍牛奶
牛奶的冰點低于水,平均為零下0.55攝氏度。牛奶結冰后,牛奶中的脂肪,蛋白質分離,干酷素呈微粒狀態分散于牛奶中。再加熱溶化的冰凍牛奶,味道明顯淡薄,液體呈水樣,營養價值降低,這樣也就達不到給寶寶增加營養的目的了。
您也可以閱讀“寶寶愛吃糖怎么辦?幼兒吃糖有好處嗎?”,了解更多1-3歲寶寶營養知識,第一寶寶育兒網祝每一位寶寶都是最聰明、最棒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