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需要小心的蔬菜:各種綠葉菜,比如油菜,生菜,茴香,白蘿卜,都屬于富含硝酸鹽的蔬菜,一周不可食用超過一次,并且不可與魚肉同食。

Q:荷蘭的輔食紅色預警說了啥?
荷蘭許多關于寶寶輔食添加的網站小冊子里都有專門提到給寶寶“適度添加硝酸鹽豐富的蔬菜”,要求六個月后的寶寶不超過每周兩次(有些更嚴格指出不超過一次)食用此類蔬菜。(10種蔬菜讓寶寶吃出健康聰明)
帶紅色警號,被指出的硝酸鹽含量豐富的蔬菜主要是:芹菜,大白菜,大頭菜,馬齒莧,甜菜根蘿卜(白蘿卜),生菜,瑞士甜菜根菠菜,油菜,茴香。原因當然是因為硝酸鹽在烹飪過程中會轉化為亞硝酸鹽,其對身體有害。 而鼓勵讓寶寶盡可能選擇硝酸鹽含量較少的蔬菜,比如: 蘆筍,茄子,菜花,西蘭花,豌豆,黃瓜,小白菜,辣椒,四季豆,豆芽,西紅柿,蠶豆,洋蔥,胡蘿卜等。此外還指出,富含硝酸鹽的蔬菜不適合與魚類(三文魚和鯖魚除外)和貝類同食。
原因在于生魚肉在保存過程中,一部分魚肉蛋白會產生分解,釋放出一種叫做胺的物質。魚肉和富含硝酸鹽的蔬菜一起燒煮時,魚肉蛋白質中的胺和蔬菜中的硝酸鹽化合為亞硝胺,這是一種致癌物質,對身體有害。
“其實今天也有瑞典媽媽和小編反映,她們當地也有指南建議,高硝酸鹽含量的蔬菜品種最好不要給寶寶吃呢。所以當地指南的意思是,寶寶不是不可以吃蔬菜,是有很多蔬菜可以吃,但是對于硝酸鹽豐富的蔬菜,建議一周最好不超過兩次。”
Q:我們如何看待荷蘭的紅色預警?
硝酸鹽/亞硝酸鹽的爭論一直存在,包括腌制食品、飲用水、隔夜水等等,已經是食品安全的一大類。 在浙江大學環境資源學院/教育部環境修復與生態健康重點實驗室撰寫的論文《蔬菜積累的硝酸鹽及其對人體健康的影響》里指出,盡管不同國家在飲食習慣和飲水質量等方面會有較大差異,但沒有爭議的是,蔬菜是人體攝入硝酸鹽的主要來源,貢獻率高達30%~90%。葉菜類和根菜類往往硝酸鹽含量較高,而茄果類和瓜類則較低。但具體到每個蔬菜的品種,可以參考以下的圖表:
從這個圖表來看,我國的數據也和荷蘭當地的輔食指南是相近的,即的確芹菜、大白菜等類別的蔬菜在硝酸鹽含量上的值別是比較高的。
對于高硝酸鹽含量的蔬菜,的確有安全隱患,但我們可以安全又營養地吃蔬菜
1、我國有硝酸鹽最高標準基線
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相比起其他國家,中國是有制定蔬菜硝酸鹽最高標準的。
比如之前的大米含砷事件,當美國對大米提出紅色預警的時候,也著實很多人心驚膽戰。但由于中國的國情(大米作為主食),我國和國外不同的是對大米的砷進行了最高標準的限定,這點標準無論是美國還是歐洲都沒有制定。
2、降低亞硝酸鹽的危害主要有幾種辦法:
(1)選擇安全的蔬菜。任何綠葉蔬菜的大棚作物(即有機蔬菜)、任何品質高的蔬菜(新鮮、嫩、不腐爛)和低硝酸鹽積累的蔬菜品種,都是比較安全的。
大棚作物,即有機蔬菜,基本上是目前共識的安全作物,無論是硝酸鹽含量,還是農藥殘留都是可以保證的。
質地嫩、當季的、新鮮的蔬菜也是安全的。正值發芽初期,或新鮮采收的蔬菜體內通常不會累積亞硝酸鹽,同時因為含有較多的抗氧化劑,是對身體有益的,但采收后隨著儲藏的過程,部分硝酸鹽也會轉化為亞硝酸鹽,從而帶來安全隱患。越是硝酸鹽豐富的蔬菜品種,這點越要注意。特別是如果出現掉葉,葉子發黃或成水漬狀態,那么就表明亞硝酸鹽含量已經很高了,就絕對不要再給寶寶吃了哦!
(2)沸水焯煮蔬菜基本上沒有爭議的是,沸水焯煮蔬菜能夠去除大部分的亞硝酸鹽。只需要一分鐘,就可以去除三分之二以上的亞硝酸鹽和硝酸鹽。需要了解的是,沸水煮蔬菜其實也是有利有弊的。沸水焯煮蔬菜能夠去掉什么?除去一半以上的可溶性草酸;大部分亞硝酸鹽;大部分有機磷農藥;大部分嘌呤;不到1%的鋁、鉛、鎘等污染元素。同時,還可能會丟掉一半維生素C和葉酸;一半的鉀,一半的類黃酮、硫甙和花青素。
對于亞硝酸鹽豐富的蔬菜也是可以保存的。據荷蘭育兒輔食指導介紹,淖煮青菜一分鐘,然后迅速冷卻,放入冰箱,最多儲藏兩天。該方法同樣適用于成人食用。
如果是燙過之后將蔬菜裝入封口塑料袋,速凍格儲存可以保存一個月。 但還是強烈建議,蔬菜這些還是吃新鮮的最好,吃新鮮的最好,吃新鮮的最好。
“外國的也不一定是正確的,或許有國情不同的原因存在,取精華去糟粕。尤其是過分夸大某一方面的事實,對本就在嬰幼兒喂養上如履薄冰的家長更是一記打擊。”
您也可以閱讀“為什么寶寶會挑食?如何糾正寶寶挑食?”,了解更多1-3歲寶寶營養知識,第一寶寶育兒網祝每一位寶寶都是最聰明、最棒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