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過生產的媽媽都會元氣大傷,尤其對高齡媽媽更是如此,因為高齡媽媽無論是體力還是精力的回復都會比年輕媽媽要慢一些,所以高齡媽媽在產后應該做好調理和恢復,而且需要特別的關懷。

對于大齡媽媽來說,新陳代謝變慢是不可避免的。女人30歲后新陳代謝開始變慢,有些女性可能會出現這些問題:皮膚出現皺紋、松弛、缺乏彈性、產生色斑,體形臃腫、腹部脂肪堆積、乳房和臀部下垂,缺乏激情、精神倦怠……
而且高齡媽媽在懷孕期間比較容易發(fā)胖,產后身體的恢復較年輕產婦要慢一些,更需精心的調養(yǎng)。
專家指出,坐月子目的,是要讓傷口盡快愈合,并使內分泌盡快恢復,讓身體器官機能恢復到產前的正常運作。高齡媽媽應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坐好月子,才能盡快恢復元氣。
高齡媽媽應靜養(yǎng) 但是靜養(yǎng)不等于不動
大齡媽媽產后首先應注意要靜養(yǎng)。整個產褥期都要在安靜、空氣流通的地方靜養(yǎng),不宜過早負重及操勞家務。
老人認為,高齡媽媽的月子尤其要坐好,所有的傳統(tǒng)月子禁忌都要注意,比如不能過早下床運動,不能刷牙、不能洗澡……這樣一個傳統(tǒng)月子坐下來,高齡媽媽可能比產前體重還要重,元氣也未必得到了最好的恢復。事實上高齡產婦坐月子晚期沒有必要大躺30天。
大齡產婦中有60%都是剖腹產,手術后的第一天一定要臥床休息。在手術6小時后,應該多翻身,這樣可以促進淤血的下排,同時防止發(fā)生盆腔靜脈血栓炎和下肢靜脈血栓炎。
產婦剛分娩之后,體內的凝血因子一般會增加,以促進子宮收縮和恢復,也能起到止血的作用。但如果老躺著不動,容易引起血流緩慢,會導致血栓形成,從而造成下肢壞死和盆腔供血障礙。
產后24小時產婦就可以走動一下,在48到72小時后,產婦還應走得更多一些。這樣可促進腸蠕動,減少腸黏連、便秘及尿潴留的發(fā)生。當然,到底慢走多久才算合適,還是要根據產婦的身體狀況來進行調整。
產后適合溫補 而不宜大補
產婦飲食宜清淡可口、易于消化吸收,并且要有富有營養(yǎng)及足夠的熱量和水分。
月子期間的飲食安排和孕期差不多,注意均衡攝取營養(yǎng)就可以了。不過應注意一定要增加液體的補給,這是分泌乳汁的需要,可以多喝些牛奶、水,產后一周可多喝些湯。另外分娩時會造成出血,因此也要多吃一些補鐵養(yǎng)氣的食物。同時,還要多吃一些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以免便秘而造成傷口疼痛。
高齡產婦產后都很虛弱,請一定要吃些補血的食物,但不能吃紅參等大補之物,以防虛不受補。比較適合的是桂圓、烏雞等溫補之物。此外,要補充蛋白質。蛋白質可以促進傷口愈合,牛奶、雞蛋、海鮮等動物蛋白和黃豆等植物蛋白都應該多吃。
如果高齡產婦是順產,由于子宮增大壓迫下肢靜脈,容易引起痔瘡,所以特別應該多吃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比如水果蔬菜、雜糧。您還可以閱讀“全面進入二孩時代 高危孕產婦增多”,了解更多產后恢復知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