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體酮是女性懷孕不可缺少的荷爾蒙,對女性正常懷孕非常重要,它是由卵巢黃體分泌的一種天然孕激素,在體內對雌激素激發過的子宮內膜有顯著形態學影響,是維持女性妊娠所必需的荷爾蒙。第一寶寶小編將為大家介紹黃體酮的相關知識。
什么是黃體酮?
黃體酮是在排卵后經由黃體分泌,目的在于維持子宮內膜的穩定,以便在受孕時,能提供胚胎一個良好的發育、成長環境。懷孕時,由于受到胎盤所分泌的人類絨毛膜刺激激素(HCG)刺激,所以能持續分泌黃體酮,因此在懷孕后,黃體能繼續提供黃體酮,如此可以維持至受孕后的8-9周,之后,黃體將會慢慢的萎縮,此時黃體酮則改由"胎盤"繼續分泌。
因此,當黃體酮不足時,受孕及正常的懷孕就無法維持,換言之,當黃體酮不足,不僅會影響精卵之間受精,也會影響著床,甚至造成"早期流產"等危險。所以,黃體酮又有"助孕素"之稱號,因此,為了讓胚胎更為穩定,醫生會建議準媽媽注射或口服黃體酮。
【關于黃體酮的相關知識】
黃體酮的正常濃度是多少?
黃體酮在月經周期中排卵前的時期都處在“低濃度”狀態,小于2ng/ml。在排卵后的黃體期則增加到大于5ng/ml。如果懷孕,在懷孕初期濃度會維持在黃體期濃度,等到黃體酮開始由胎盤供應,濃度則會增加到100-200ng/ml。
如何診斷黃體不足?
1、基礎體溫是評價黃體功能最簡便常用的方法。黃體分泌的孕激素作用于下丘腦的體溫中樞形成高溫相,體溫上升所需要的孕酮濃度為2.5ng/ml以上。高溫相與低溫相的差在0.3℃以上。基礎體溫高溫相不足10天,高溫相緩慢上升、高溫相中間有陷落等都提示黃體功能障礙。
2、血中孕酮濃度的測定是判斷黃體功能的重要指標。5ng/ml以上有排卵,黃體中期10ng/ml以上黃體功能正常。不足10ng/ml可診斷黃體功能不全。
3、子宮內膜的采取時間多主張在黃體期中期即高溫相第7天進行。此時恰為胚泡著床時間。也有人主張在黃體期后期即高溫相第11-13d取材,中期主要觀察腺上皮變化,后期則主要觀間質細胞變化。如果內膜組織像與基礎體溫有2d以上差距的話,可診斷黃體功能不全。
女性若出現黃體功能不全,應及時到有關婦科醫院進行科學有效地檢查與治療,以防止病情的惡化,影響自己的身體健康。(女性受孕需要哪些條件?)
導致女性黃體功能不全的原因有哪些?
(1)卵泡期FSH分泌不足,卵泡液中FSH和雌二醇低值。
(2)排卵期LH峰不充分。
(3)黃體期LH分泌不足或其脈沖式分泌不充分。
(4)子宮內膜細胞甾體激素受體異常,對黃體分泌的激素反應性低下,即使黃體功能正常,內膜發育不良。
如何治療黃體酮不足?
黃體酮不足應該如何治療?黃體不足的治療又分為兩種方式,若屬未排卵的婦女所造成的黃體不足,則給予刺激排卵藥物,如:氯芪酚、其可通過與內源性雌激素受體競爭性結合而促使腦下垂體釋放濾泡生成素(FSH)和黃體生成素(LH),達到促進濾泡發育的目的;至于已排卵而黃體不足的婦女,則需補充天然黃體酮,自排卵后或預期下次月經前12~14日每日補充黃體酮,以補充黃體的分泌不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