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新媽咪來說,由于是初產,生孩子的過程一般比較慢,宮口遲遲不開,期間免不了各種疼痛。開宮口幾個小時是常事,有時會聽到護士說道:“宮口才開兩指,還早著呢,要能開十指才能生出來啊!”什么?那個地方要開十個指頭?下面由第一寶寶小編會大家解釋下“宮口開十指”。

宮口開十指,真真不是十個指頭!
1、開了“10指”就“要生”了
開宮口,是指子宮頸口擴張,胎兒在子宮內生長,瓜熟蒂落時,子宮頸口逐漸打開,寶寶順著打開的宮頸口出生。
宮口開了1指大小時,說明還沒有真正動產;當宮口開3指大小時,就可以進入待產室了;當宮開至9指寬時,準媽媽會被推進產房,上手術臺。 當宮口開10指大小時,就是“要生了”,準媽媽要全力以赴迎接寶寶。
2、什么是開十指?
什么是開十指,開10指到底是不是十個指頭呢?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這個“十指”究竟是多寬:

上面圖片上的10個指頭寬度,15cm!
正常情況下,胎兒在孕晚期會“自我調節”,最終頭部朝子宮口,成為最先脫離媽媽身體的部位。
而胎寶寶頭部最大的徑線:雙頂徑,一般足月時能達到9.28±0.50cm。也就是說,媽媽開宮口10cm,才可以順利娩出胎兒。
所以“開十指”,指的是10厘米,并不是10根手指的寬度。而醫生是用手指來檢查宮口擴張到多大的,因此,宮口開10cm多稱為“開十指”。
宮頸管消失
宮頸管消失,聽起來是蠻嚇人的,但其實,這是開宮口都要經歷的。
宮頸管一頭連接子宮下段,在開宮口過程中,宮頸管類似可以擴張的管道,從管狀擴展到漏斗狀,逐漸擴寬的同時,也逐漸變短,最終消失,成為子宮下段的一部分。
備皮
關于備皮這事兒,不少準媽媽到了產房才知道的!對于毫無心理準備的準媽媽來說,這絕對是產房尷尬二三事之首!那能不能不挨一下?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目前,絕大多數醫院,不論剖腹產還是順產,都需要會陰部備皮,即下體毛毛要全部剃光。這樣一是為了消毒或手術操作方便,減少新媽媽感染的機會,二來,陰毛里容易滋生細菌,備皮后,胎兒經過會陰時,也可減少被感染機會。此外,順產后新媽媽私處或側切傷口護理也更方便。
側切
據婦產科醫生介紹,大部分初產婦會被“側切”,不是產婦想不切就不切的,醫生會根據幾種情況來給產婦的私處“量刑”:
1.初產婦分娩時有不同程度撕裂的,要切;
2.胎兒窘迫時,應迅速娩出,要切;
3.早產兒胎兒雖小,但過于嬌嫩,為避免損傷新生兒,要切;
4.甚至剖腹產,為避免會陰撕裂,也可能要切。
側切傷口大約4~5厘米,一般一周以內會賬號,且線結不會殘留,不會有異物感,側切是否影響夫妻生活一般和盆底肌恢復情況有關,寶媽不用太擔心。
生娃的過程,每個做媽媽的女人都經歷過,當然是痛并快樂著。雖然過程艱辛,但相信各位媽媽聽到寶寶的哭聲,看到寶寶的樣子,都會很欣慰吧!您也可以閱讀“一位產婦親歷:24小時分娩全程直擊”,了解更多的分娩知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