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操作完畢,胎兒鏡和套管同時拔出,穿刺部位用紗布壓迫止血5分鐘,覆蓋敷料。
用B超觀察穿刺點有無活動性出血,胎心率、胎兒活動是否正常;同時動態觀察孕婦的血壓、心率、胎心率、有無子宮收縮、有無羊水滲漏等,觀察時間至少3小時。
做胎兒鏡最佳時機
孕15-20周可做胎兒鏡檢查,但以孕18-20周間進行最為適合。
因為孕15周時胎兒小,體重僅65克左右,失血1毫升就相當于全身血容量的15%,胎兒難以耐受。孕18周時,胎兒已較大,胎盤子體面的血管較粗,容易采血,而且胎兒的血容量已增多,失血1毫升不及全身血容量的5%,對胎兒的影響少、較安全。同時,此時的羊水量相對較多,穿刺時不易損傷胎兒。而且此時的羊水澄清,視野清晰,可以觀察到胎兒大部分體表情況,診斷胎兒是否有體表畸形。
胎兒鏡風險
胎兒鏡檢查的流產率達6%!操作過程中偶爾可以引起羊水感染、臍帶創傷、胎盤早剝、母子間血液滲漏等并發癥。
所以進行胎兒鏡檢查法一定要由技術高度熟練的醫務人員視實際情況選用和操作。
事實上只有極少數孕婦需要進行胎兒鏡檢查。產前檢查如果沒有發現異常情況,原則上不要輕易使用對胎兒有不同程度傷害的儀器檢查。只有異常情況,要明確診斷出胎兒是否患有某種遺傳病或先天畸形,為確定保胎或流產提供依據。
不合宜人群:
1.有出血傾向的孕婦,如嚴重妊高征、妊娠合并血小板減少癥等。
2.妊娠期有流產或早產先兆者。
3.可疑宮內感染者,如白細胞升高等等。
4.有嚴重妊娠合并癥者。
檢查前禁忌:
1.B超檢查大小,確定胎位,胎盤和胎兒。了解胎盤位置,羊水量,估計胎兒選擇胎兒鏡的穿刺點。
2.孕婦排空膀胱,常規腹部備皮。
3.術前10分鐘予以鎮靜藥,可予安定10mg肌注,達到孕婦鎮靜并減少胎兒活動的目的。亦可予以度冷丁100mg肌注。
胎兒鏡已經是國外廣泛應用的產前診斷和治療技術,也是一項技術性非常強的產前診斷項目。隨著產前診斷技術的進步和普及,就可有效地防止“劣生”,實現“遺傳健康”的目的。但是風險也比較大,因此,不到萬不得已,不要使用這種檢查方法。您還可以閱讀“懷孕期間做B超檢查的10個常見問題”,了解更多的孕期檢查,希望第一寶寶網提供的懷孕知識能夠幫助到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