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在秘魯
秘魯科學家發現,海豚發出的聲波能夠刺激胎兒腦部發育。秘魯的孕婦紛紛挺著大肚子與海豚做親密接觸,希望能讓寶寶更聰明。
(3)在英國
英國產前心理學會的專家告誡本國孕婦,如果希望寶寶將來是一個精神穩定、樂觀向上的人,她就應該為胎兒唱歌,使胎兒獲得感情上的滿足。
(4)在奧地利
奧地利醫生用特選的音樂做胎教教材,并追蹤觀察胎兒出生后的發育情況。結果發現,孕期常聽莫扎特音樂的寶寶更加聰明活潑。因此,莫扎特成為奧地利人首選的胎教音樂教材。
(5)在俄羅斯
俄羅斯也比較重視藝術胎教,如有醫生指導下的孕媽合唱團。
中西方音樂胎教的差別
在中國的胎教音樂市場,供準爸媽們選擇的絕大多數都是西方音樂,常見的如莫扎特、貝多芬、海頓等人的經典名曲,也有一些是標注著中西方音樂的綜合性胎教音樂光盤,但是往往側重西方音樂為主,中國傳統樂曲比重很小。中西方音樂差異主要體現在以下三點:(胎教的真正目標到底是什么?)
首先,最明顯的就是樂器。中國樂器常見的有古琴、笛子、二胡、古箏之類,選材主要以土木金石等自然材質為主,中國古代的八音就是按照樂器的材質歸類為金、石、絲、竹、匏、土、革、木這八種;西方樂器的特點也比較顯而易見,更多的融合了機械制造的因素在里面,材質以金屬、塑料等工業制品為主,比如鋼琴、小提琴、架子鼓等。一句話,中國樂器讓胎兒感受自然美;而西方樂器則讓孩子接受現代美,都是對胎兒審美、思維能力的提升。
其次,中國樂曲是宮商角徵羽五音劃分,而西方音樂則是我們熟知的1234567,中國典籍記載,五音可以應五臟,動五情,也就是說在身體和心靈兩方面給胎兒影響,提高孩子健康指數,進一步提升情商和智商;西方音樂形式豐富,能讓孩子的思維更具有靈活性。
再次,在文化角度來說,西方音樂強調自我的表達,而中國傳統音樂則更注重整體的和諧。因此,長久以來積存在中國人骨子里的中華文明基因讓中國人更容易對國樂產生認同感,也就更加容易接受音樂對身體和大腦以及情緒的調節作用。
其實,中西方經典音樂都可用作胎教,關鍵是選擇柔美、舒緩的樂曲,避免狂躁、激烈、感情極端的搖滾音樂,再就是充分發揮中西方經典文化的優勢,不要一味的推崇某一方面,盡量給孩子更全面、更多元素的藝術欣賞機會,讓您的寶寶聰明又健康。
其實不管是何種胎教,中國人和西方有些是相通的,可能是工具和方法不同,但是都是為了寶寶好,可以取其精華。您也可以閱讀“看古人如何胎教學習古人的胎教方法”,了解更多的懷孕注意事項和胎教知識,希望第一寶寶育兒網提供的懷孕知識能夠幫助到各位準媽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