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情況下,胎兒一般會在孕35周左右就入盆了,這也就意味著孩子即將要落地。只要胎兒入盆且各方面條件都正常的話,這個時候孕婦只需要等待發動就好了。但是,每個孕婦的情況也并不相同,有的孕婦在臨產前孩子也沒有入盆。那么影響胎兒入盆的因素有哪些呢?

1、孕婦腹部肌肉
如果你以前生過孩子,你的腹部肌肉可能會松弛,這樣寶寶活動和改變姿勢就容易多了。有時候你的寶寶可能并不是按照上下姿勢(縱向)躺著,而是橫著(水平)或呈一定角度(傾斜)躺在你的肚子里。此類姿勢都更不容易讓寶寶在開始分娩前入盆。
2、孕婦盆骨小
胎頭與骨盆不相稱相符,所以胎頭入盆不容易。如果胎頭過大或者有其他特殊情況,即使媽媽骨盆正常,也不易入盆。寶寶腦積水或羊水過多也不易入盆。但是這不是一定的,沒有這些現象也可能出現胎頭不入盆。
3、孕婦身體狀況
如果孕媽咪的體格很棒,腹部肌肉的彈性非常好,那么您的肚子可能就會繃得比較緊,從而改變寶寶身體和先露部與骨盆的角度。這種情況下寶寶入盆就會更難。為了促使寶寶的頭部入盆,你需要放松肚子上的肌肉,并盡量讓腹部向前挺。
4、孕婦日常坐姿
寶寶什么時候入盆跟準媽媽平時的姿勢有關。如果準媽媽長時間都坐著工作或者坐在床上休息等,這種姿勢的媽媽的寶寶很可能會呈枕后位姿勢躺在那里,形象的說就是胎兒的腦后部朝向你的脊椎骨,那樣胎兒入盆就很難,而且對于以后的分娩也是十分不利的。之所以會有這種情況是因為胎兒的先露部位的位置過高。所以無論何時何地,準媽媽在坐下的時候,就一定要向前傾斜地坐著,這會有助于胎兒形成正確的分娩姿勢。
5、胎兒體重超標
有些媽咪孕期營養過剩,引起了身體肥胖,使得寶寶的體重增加很快,巨大兒的胎頭會比較大,當巨大兒體積過大跟骨盆不對稱的時候就會引起胎頭不入骨盆的現象。
6、臍帶問題
如果說胎兒的臍帶纏在了脖子上,而且好幾圈的話,他想入盆都難。因為他一活動臍帶就會勒住脖子,他感覺不舒服了所以就不會入盆了。
如果發現胎兒沒有正常入盆的話,孕婦也不要過于緊張,醫生會根據你的身體情況幫助胎兒入盆,讓你可以自然生產。大家可以了解下胎兒在子宮內的活動情況是怎樣的?平時多關注胎兒發育專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