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節變換,溫度起伏不均,對于體弱之人來說很容易感冒生病。懷孕期間,身體條件改變,妊娠反應加劇,導致孕吐、厭食、睡不好等狀況,同時身體匱乏,運動減少,因此容易導致免疫力下降,從而讓感冒病菌更容易入侵身體。特別是立冬已過,冬天開始變冷更容易引發感冒。那么孕媽咪感冒有什么危害以及如何吃藥?我們一起隨第一寶寶小編了解下:

孕婦感冒有什么危害?
孕婦感冒的危害主要在于對胎兒生長發育的影響,有可能造成胎兒的先天性畸形,如胎兒小頭顱、無腦、腦積水、先天性耳聾和智力障礙等。
據研究得知,妊娠1個月內病毒感染的致畸率為50%,懷孕2個月為25%,懷孕3個月為17%,3個月后感染的幾率大大降低。由此可見,感冒對胎兒尤其是妊娠3個月以內胎兒的致畸率最高,影響最大,各位孕媽咪應特別注意。
孕早期的胎兒處于器官成型階段,因此感冒對胎兒的影響相對較大。流感病毒或感冒藥物都有可能對這個時期的胎兒造成致畸如胎兒先天性心臟病以及兔唇、腦積水、無腦和小頭畸形等,嚴重者可能會被建議終止妊娠。
孕中期和孕晚期的胎兒體內的器官已經形成,感冒對這個階段胎兒的影響相對較小,很少會造成不良影響。但若是這個時期發生嚴重感冒,長時間高燒會妨礙子宮內胎兒的發育,如果是懷孕晚期,極端咳嗽也可能引起早期破水,甚至是早產。
孕婦感冒該吃什么藥?
如果準媽媽覺得吃藥比較快速有效,那么孕媽咪應該如何選擇市面上林林總總的感冒藥,以減少副作用對寶寶的影響?
目前抗感冒藥大多是復合制劑,含有多種成分,常見的有速效傷風膠囊、感冒通、康泰克、白加黑、康必得、克感康、快克等等,這些藥大都含組胺藥,孕期不宜服用。孕期感冒發燒,不妨選用一些毒副反應較少的中草藥對癥處理。
如果懷孕初期有感冒癥狀,可選用如具有清熱解毒、抗病毒作用的板藍根、大青葉、連翹、羌活、金銀花等。中成藥及其制劑銀翹解毒丸及片劑、顆粒劑,復方大青葉注射液、銀黃口服液等都可以考慮用。對于感冒初起、癥狀并不嚴重的孕期患者,也可以采取非藥物療法,如推拿、穴位按摩、理療、氣功調理等。多飲開水,或洗熱水澡,都有助于身體康復。
孕婦感冒后用藥應注意什么
大多數藥物可由母體經胎盤進入胎兒體內,部分可對胎兒造成損害,有致畸作用。所以,一般來講,孕婦的用藥原則是能不用則盡量不用,能少用就不多用,抗病毒類藥物,如病毒唑、病毒靈等則應避免應用。另外,卡那霉素、鏈霉素、四環毒、氯霉素、阿司匹林和水楊酸制劑等,均對胎兒有損害,有致畸作用,不能使用。
懷孕本身就是一項繁重的任務,萬一感冒生病就會很麻煩,尤其是立冬后,氣溫逐漸變冷,最容易感染病毒,再加上空氣干燥,從而導致人們的抵抗力隨之下降,準媽媽們更要特別注意提高自身的免疫力,預防感冒。更多關于孕婦養護的知識,您也可以閱讀“秋冬季孕婦感冒吃什么好”,希望第一寶寶網提供的懷孕知識能夠幫助到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