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準媽媽在自然分娩前還會關心很多問題,如分娩過程會不會很長,分娩需要多長時間。如果分娩速度太慢怎么辦?本篇文章將會解答這些問題。

醫生如何計算分娩時間?
分娩需要多長時間?準媽媽通常是從自己第一次感到宮縮的時候,或者破水的時候,就開始計算分娩時間了。但是,助產醫生則是從宮頸擴張到3~4厘米的時候,才開始計算產程。這被認為是產程活躍期的開始。而這個時候,孕媽媽可能已經經歷了幾個小時疼痛的宮縮了,甚至可能整夜都沒能入睡。對孕媽媽來說,產程似乎進行很長一段時了。
分娩需要多長時間?
如果是第一次懷孕的媽媽(初產婦第一次生寶寶)的話,一般需要的分娩時間會長一些。從宮頸開大3厘米開始,大概需要8~14小時,寶寶才能出生。已經生過寶寶的女性的產程通常會比第一次生產的女性短一些,當然,每個人的情況也不盡相同。
分娩過程太慢怎么辦?
產程進展太快對孕媽媽和寶寶來說,未必是件好事情。實際上,產程過快,對身心消耗較大。不過,有時候產程特別慢,也會讓準媽媽和寶寶都精疲力竭。如果孕媽媽正處于產程的活躍期,但宮頸開大的速度沒有達到每小時半厘米的話,助產醫生可能會采取一些措施,讓孕媽媽的產程加快些,這也稱之為催產。
有些醫院是在宮頸開大沒有達到每小時1厘米的速度時,建議人工催產。不過,每一個人的產程都是不同的,在考慮產程進展速度時,應該考慮到孕媽媽的健康狀況和個人選擇。認為宮頸開大一定要快速是不合理的,而產程順利穩步的進行是非常重要的。
分娩過程為什么會慢呢?
分娩過程慢的原因有很多。不同的產婦,分娩時間的長短也不一樣,有些人的產程較快,有些人的產程較慢,是很自然的事情。有些產程進展慢,是因為準媽媽太緊張的緣故,害怕的感覺會影響生產激素發揮作用。
有時候,在兒童期或成人期受到虐待的女性,不能讓自己完全放松生出寶寶。她們害怕自己的性器官被拉傷和受損,產程中所經歷的感覺一下子會把她們帶回到以前受虐待時遭受的疼痛。
產程慢的原因還可能包括寶寶的胎位、宮縮不是很有力、或者媽媽的骨盆形狀不是特別適合或者是內部體積不夠大。準媽媽可能天生骨盆異常,或者骨盆曾經受過外傷。
但是一般情況下,產程緩慢是沒有任何原因的。但需要知道宮頸口從0張開到5厘米,要比從5厘米到10厘米需要的時間長得多。這是因為,隨著宮縮強度的增加,宮頸開大的速度會越來越快。
本文介紹的是分娩需要的時間有多長,以及分娩過程慢的原因有哪些?您也可以了解哪種分娩姿勢好?可以緩解分娩的疼痛,或者也可以了解更多的自然分娩知識,希望第一寶寶育兒網提供的懷孕知識能夠幫助到各位即將臨產的準媽媽。
